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1:4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后记 由于本课直接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讲起,而对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情况一点未作交代。所以教师必须进行补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失败的原因。本课的重点是红军长征的经过和遵义会议,难点是深刻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和长征的意义。所以要讲清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理清课文内容;理解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的原因;还要讲清遵义会议的背景,理解其重要意义,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通过本次课的课堂教学,经过反思,总结如下: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丰富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对于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和历史影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联系了现实,学生进行了思考,为有效掌握本课打下了基础。
2.给学生比较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能基本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并且收到了较好效果。
3.教师适时导学、导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恰当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多途径刺激学生思维,同时也不会造成视觉和听觉疲劳。
4.关注到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情态价值观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通过思考什么是长征精神,学生充分认识到了长征精神的实质,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谈感受,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也基本掌握主要知识点。
5.运用互联网搜索技术,通过穿插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较好地再现了历史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互联网搜索技术与历史教学的结合,师生共同重走长征路,课堂效果良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1:43:13 | 只看该作者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反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有三部分内容,即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由于新课标删除了部分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难度加大。本课中,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情况,教材一点都没有交代,所以在课上必须要提供一些资料来充实本课。本课的重点是遵义会议和长征的经过,难点是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和长征胜利的意义。要讲清红军长征的路线图,要理解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的原因,还要讲清楚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所有这些,都需要好的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由于书本上的内容较少,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记忆,我精心准备了一些资料,如历史图片、地图、影片等。图片有“赤水河”、“金沙江”“遵义会议旧址”、“大渡河”“泸定桥” 、“过雪山”、“过草地”等,地图有动态“长征路线图”等,这些资料的加入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起来,为了说明问题,我设计让地图动起来,如“长征路线图”,我边讲边点出箭头,到重要地方时播放与之相关的图片。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可以通过图片拉近学生与红军的距离,便于红军的形象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本节课的“亮点”,我觉得是长征精神的引入,使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当我问到“你认为长征精神具体包含有哪些精神?”时,学生的回答有很多,都能从长征经历的千难万险中去体会,当问到“‘长征精神已过时’的观点你认同吗?为什么?”时,全班同学一致持否定意见,有的同学说:“如果没有当时红军的长征精神,又何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的同学说:“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还有同学说:“在我们现实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应发扬长征精神,要勤俭节约,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才能在将来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通过这个设计,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到了实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最后,我送同学们一句话:“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学学革命老前辈”师生同感之情升华。
    诚然,在本节课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整堂课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上欠妥:新课导入时教师讲得不够生动;学生参与程度不够活跃;课堂组织讨论的有效性还有待加强;新课讲授时与前面知识联系的不够密切,从而历史的延续性体现的不够突出,力争在以后的工作中弥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1:43:44 | 只看该作者
教后记 今天在一个班开展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学,在教学中,采取了多媒体教学,设计思路是通过长征地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巩固,在巩固中思考。首先是通过柱形图展示五次反围剿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让学生思考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中,宜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才能取得胜利。同时分析前几次反围剿中所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然后,讲述第五次反围剿中的战略战术,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什么样的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在分析长征的路线路时,用箭头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长征的路线图。通过路线图的反复出现,使学生达到识记的目的,同时得出长征的困难是什么的结论。
在教学中,通过此设计,一边分析一边引导学生思考,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掌握了通过地图来识记历史知识与历史事件的目的。教学方法使用上,有读图法、讲述法、讲解法、引导反思法,综合运用,策略上,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
在此教学活动中,最大的感受是教师的付出一定能结出成果。在八年级的历史教学中,一直没有使用过地图式引导的方式来开展过,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重在将整个教学内容融在地图之中,通过长征路线的三次反复使用,使学生对整个长征的路线、长征过程中的主要事件、长征的困难、长征的作用等都结合在了一起。使得学生在掌握上非常方便,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了本节课的所有任务,这是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达到过的。
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个不足,由于在课件作用过程中没有考虑好时间问题,造成了本节课拖延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有部分内容学生想记录下来时,没有时间记录。对于今后的复习,特别是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意义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在问题的设置上,先让学生对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进行一下阅读,让学生对长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通过地图的引导,边讲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长征的路线、事件进行理解与分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让人开心的事: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将长征的困难通过地图复习的方式加以掌握,能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自己读书,分析出长征的精神(当然不是那样全面)。在长征的历史意义方面,基本上能理解。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没有提前要求学生预习教材。由于前面在教学过程 中的时间不多,下课后没有提示学生在课前预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部分同学有一点吃力。当然,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对于地图的掌握不好,分不清方位也是影响学生和巩固的因素。
在一个班的教学中,将课件中长征路线图的反复次数由三次调为两,将《七律长征》放在新课的前面,重点引导学生长征过程中长征的两个阶段。使学生对于遵义会议的转折点作用掌握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1:44:0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有两部分内容,即“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内容非常的少,所以在课上必须要提供一些资料来充实本课。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为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课之前播放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创设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下课的散漫状态快速进入学习的氛围中。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所看到的视频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事?学生回答是长征。教师自然导课,今天我们就来重走长征路,数一数当年红军走过的千山万水。

二、提供资料,激发兴趣

由于书本上的内容较少,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记忆,我精心准备了一些资料,如历史图片、地图等。图片有“赤水河”、“遵义会议旧址”、“大渡河雕塑”“过雪山”、“过草地”等,地图有动态“长征路线图”。这些资料的加入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起来,为了说明问题,我设计让地图动起来,如“长征路线图”,我边讲边点出箭头,到重要地方时播放与之相关的图片。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可以通过影片拉近学生与红军的距离,便于红军的形象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在课前就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询问过几个学生,对他们原有的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可能正因为如此,师生配合得较为默契。所以经过小组讨论一定能够解决,而他们的表现也确实没有令我失望,有的学生知识面非常广,知道“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本节课的难点是长征意义和精神。我是这样设计突破难点的:多媒体展示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毛泽东、江泽民对长征的评价以及电视剧人物许三多所认为的长征精神,加之,在讲解长征路线时对长征精神的渗透, 当我问到“你认为长征精神具体包含有哪些精神?”时,学生的回答有很多,如“视死如归”、“艰苦奋斗”、“舍己为人”、“勤俭节约”等等,当问到“‘长征精神已过时’的观点你认同吗?为什么?”时,全班同学一致持否定意见,有的同学说:“如果没有当时红军的长征精神,又何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的同学说:“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还有同学说:“在我们现实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应发扬长征精神,要勤俭节约,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才能在将来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通过这个设计,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到了实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诚然,在本节课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整堂课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上欠妥:新课导入时教师讲得不够生动;学生参与程度不够活跃;课堂组织讨论的有效性还有待加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应点到领导人路线的错误上;新课讲授时与前面知识联系的不够密切,从而历史的延续性体现的不够突出,力争在以后的工作中弥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6: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