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培训心得 朝向生命的幸福蓬勃——听俞玉萍老师报告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09: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学校政教处的安排下,五中三十多位班主任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由德育报社组织的“全国著名班主任成功经验之‘轻松、卓越、高效’专题探讨会”。

7月16日,我们有幸聆听了中国传奇式特级教师,新教育完美教室领衔人,中国百合班创造者俞玉萍老师的报告《教育:朝向生命的教育蓬勃——百合班微课程叙事》,收益匪浅。

几乎同样的一批孩子,短短三年,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除了家庭原因,其实更重要的是这个班的班主任采取了不一样的教育管理方法,用她手中的魔法棒,把班级里的四十个孩子变成了一个个巴拉巴拉小魔仙。

印象中的特级教师、教育教学专家,总是一副严肃认真、稳重大方、循循善诱、不苟言笑的样子,但俞玉萍老师不是这样,演讲时在讲台上蹦蹦跳跳,想唱就唱,像一枚开心果,更像一条在在水里快乐幸福地游来游去的鱼儿,或许这就是她的博客名快乐鱼的由来吧。我想,只有这样快乐的班主任才能带出同样的快乐的百合班,这样的班级的孩子也一定是快乐的。

和台下一百多位听课的老师一起合唱了《隐形的翅膀》后,俞老师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话题是教育孩子,关爱为先,一个没有爱心的班主任,是很难带出一群富有爱心的孩子的,这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从业者都明白的一个道理,问题在于“怎么去关爱?去关爱什么呢?”饮食、睡眠、娱乐、运动……这些就是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事无巨细,才能让孩子们科学、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需要方向性的指引,但教育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口号化的流水线工作,教育应该是点滴做起后的润物无声,教育应该是日积月累后的厚积薄发,教育更应该是对人的成长的心灵的终极关怀。在这些方面,俞玉萍老师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中学阶段起始年级的孩子教育,其实是非常难的,更多的是手把手的养成教育,这时候的学生教育,不单要有理论指导,更要有行动示范,俞玉萍老师讲述的“老师端汤”的故事就令人感慨不已。

“刚升人初一在餐厅用餐的时候,孩子们中很多人不会端汤喝,就那么干巴巴地吃着饭菜。也许是怕汁水的泼洒,也许是怕等候时间太长,也许根本就没有喝汤的习惯。我在教室里强调了吃饭时要喝汤,这样才有助于消化,但是情况并没有很大的改观。于是在他们每天用餐前的15分钟里,我来到餐厅,来回跑20次,把40碗汤端端正正地摆放到每个孩子的桌上。我发现,即使是不爱喝汤的孩子,看到老师为他端来的汤,也会喝下一点点。连续端了30天之后,在某个午后他们刚刚用完餐时,我和他们开始了聊天。“现在开始我们的‘实话实说’栏目,大家一定说实话哦。”我说,“当你们打完饭,看见桌上摆放整齐的菜汤时,心里有什么感觉?”“很温暖,很甜蜜。”他们回答。“为什么呢?”我追问。“因为觉得老师爱我们,关心我们。”他们微笑着回答。“原来被人关怀是一件那么让人快乐的事。”我恍然大悟似的说,“怪不得你们都对我说‘谢谢’呢,谁能猜猜老师的感受?”“老师为我们端那么多汤,一定很累吧。”他们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说。“哈,猜错了,你们不是快乐鱼,怎么知道快乐鱼的快乐呢?老师用餐后为大家端汤,没有马上坐下来,保持了自己苗条的身材,此一乐;老师平时都是脑力劳动,现在,双手端汤,双脚前行,锻炼了自己的平衡能力,此二乐;老师为你们端汤时,面对的是你们的笑脸,看到大家的笑脸,老师感到很温暖,此三乐;更重要的是,老师在工作之余还能为你们端汤,有爱你们的能力,很自豪,这是最大的快乐哦。”我接着又问,“现在,轮到老师采访大家了,当有人向你请教学习上的问题时,你是帮助他解决了问题快乐呢,还是无能为力快乐呢?”“当然是解决了问题很快乐。”他们回答,“哦,帮助别人真的是快乐之本。”这次轮到他们恍然大悟了。“是的,因为能给予他人帮助的人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一个强大的人。否则,他用什么帮助别人呢?”我继续点拨,“可是,有时候老师有事,不能赶过来为大家端汤,怎么办呢?”“老师,我们先打到饭的人帮同桌把汤端好,这样,后打饭的人吃饭时会感到温暖,而端汤的同学也会很自豪。”他们回答。“老师想为大家的行动拟一个标题:给他人一份温暖,留自己一份幸福。”从此,先打到饭的同学总会为后打到饭的同学端上一碗汤,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4: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