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5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后记   1.备课思路。要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我就认真地思考如何能体现新课标精神,把老师感到困惑的文化课处理精当些、鲜活些、生动些、深刻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设计导语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导入。“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加强,这就成就了昌盛的秦汉文化。今天我们将学习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本课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在科技、医学方面领先世界的成就 ,现在让我们一睹她的风采。”激发了学生热情,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件运用。我一直坚持认为,课件的应用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例如,地动仪的震动原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然而,教材只提供了一个“震动示意图”,以初一学生的知识基础,难以理解杠杆原理等物理知识。有的学生把饮水机想象成地动仪,引起了兴趣,但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把这个难题解决,我几经周折找到了一段科普视频,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在另一个班教学时效果很好。显然,在上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确实存在较大的认识误区。当视频资料播放时,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起来。

3.活动设计。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我调整了教学内容,将原来的三个栏目,更改为四个,使问题更加系统、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不同栏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方法引导,设置多样的教学情景,通过“导学提示”、“课堂研学”、“课堂感悟”、“总结升华”和“巩固提升”等教学环节,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4.课堂组织。完成课堂教学,需要老师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在备课时准备非常充分,对课件也进行了反复的调整修改,然而,在使用时,却发现不是很自如,在这种情况下,我临时调整思路,设计了一个容易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问题,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分别作四个展厅的解说员,以巩固本课知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积极表现,既锻炼了口才,又巩固了知识。可见,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生成事件”可能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因为教学智慧使课堂活跃起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57:03 | 只看该作者
课后反思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做为一节汇报课上完以后,感觉自己在处理教材、运用多媒体手段、组织课堂教学等方面又有了不小的收获。回顾本节课教学,有值得发扬的地方,但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首先值得发扬的几点是:
1、导入要实。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往往考虑形式的新颖、语言的生动,这无可非议。但我觉得导入更应该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考虑新课所学内容与学生以往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导语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设计本课导语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导入。首先提问“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学生很快回答出:有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接着教师指出:“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出现在汉代。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加强,这就成就了昌盛的秦汉文化。今天我们将学习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本课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在造纸、数学、天文学、医学方面领先世界的成就 。现在让我们一睹昌盛的秦汉文化的风采。”这样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为讲授新课、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2、教法多样。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不同栏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方法引导,设置多样的教学情景,通过“导学提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升华”和“巩固提升”等教学环节,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我将教学内容的三个栏目,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第一个栏目“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启发学生自主提问,你想学习该问题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培养他们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后,组织他们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逐一解决。如果学生能够自行解决,教师绝不包办代替。第二个栏目“《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则采用谈话法,指导学生掌握秦汉时期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成就,突出这两个方面领先世界之处。第三个栏目“华佗和张仲景”,要求学生通过观看投影并阅读课文,自行归纳这两位医学家的主要成就。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归纳问题的能力。用不同的教法讲授不同 的新知,学生有新鲜感,积极性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课件运用。当前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各种课件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我觉得课件的应用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例如,本课涉及到地动仪的震动原理,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然而,教材只提供了一个“地动仪示意图”,以初一学生的知识基础,难以理解杠杆原理等物理知识。虽然教材当中有相关的小字内容介绍,但读后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把这个难题解决,我在学校农远资源中找到了与本课知识相关的课件。在课件中有地动仪的原理演示动画,教学中播放给学生观看,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起来,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还有,本课涉及四位重点人物(蔡伦、张衡、华佗和张仲景)和两部著名著作(《九章算术》和《伤寒杂病论》),教学中将人物画像和著作封面书影通过投影展示给学生,既加强直观,又增强记忆,使学生印象深刻。
4、德育渗透。历史教学不仅有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要求,而且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尤其是文化课内容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教材。本课教学中紧紧围绕“领先世界的秦汉文化”这一主题,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体会到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辉煌,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回答“我们应该学习张衡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培养学生不迷信、追求科学、淡薄名利、勤于实践的精神。通过思考“为什么提倡使用再生纸?”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需要改进之处:
1、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课运用的课件主要是从农远资源上下载的,没有自己的设计,课件内容显得“单薄”,今后应加强学习,学会制作并修改,更好的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
2、在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方面做的不够,学生合作学习不充分,探究的不深刻。今后教师应进一步放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3、在新授环节尽量再紧凑一些,使知识巩固和课堂练习时间再长一些,使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和消化,达到当堂理解并记忆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57:28 | 只看该作者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学反思

日前,我参加了学校的教学公开周活动,我开设公开课的课题是七年级第一册中国历史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现就本次公开课谈谈我的课后反思。
一、关于课前准备的反思
1、         在选择课题的时候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第一是进度问题,虽然是公开课,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也不过是一节历史课本中的必修课文,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公开课课题的选择还是最好和教学进度相吻合;第二是课题本身在中国古代史中的地位和知识情感的迁移,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必须有个好的课题,这节秦汉文化(一)其实就是旧教材中的秦汉科技部分,从教材本身而言,它是对秦汉文化的一个阶段性的概括总结,从情感态度而言,又容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先人伟大创造的崇拜,从进度上来看也是适合的。
2、         对于学情的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踏入中学,课堂的惰性还没有滋生,求知欲强,擅于表现,思维跳跃,踊跃发言是他们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知识点片面,对史实一知半解,课堂上自制力不强等不足之处。因此备课的时候,我准备了许多历史故事以及和现实生活相关的事件、新闻等,制作课件时多选用色彩鲜明,有趣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历史学习的指导,特别添加了一些历史资料,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历史态度。现在看来,历史资料还处理的不够恰当,过于生硬,学生觉得费解,没有引起共鸣,影响了课堂的活跃程度和学生的参与度,这个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的积累。
3、         在教学设计的编写和课件的制作方面:编写教案和制造课件时新课改下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而一堂成功的公开课离不开严谨认真的教案编写,在教案和课件的创作过程中,力求通过多媒体资料将这堂课糅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突出重点,又涵盖了应有的知识,既完成了课文知识的任务,
又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由于过于注重课件制作,有些反客为主,教案的编写过多地参考了课件的内容,有点被课件牵着走的味道,好在及时地进行了纠正。
4、 为了能将最好的一堂课展现在听课的老师面前,我进行了两次试讲,并且都由指导教师听课并做了点评和建议,对于不足之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都进行了修改或重新整合,从效果来看,还是应该多开几堂试讲课,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课堂。
二、关于课堂过程的反思
1、导入新课和过渡:关于这个问题,原先有两种方案,一是以创设病人看病的情境导入,然后通过看病的过程依次引出《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造纸、《九章算术》等问题,二是以今年现实问题甲流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和联系了现实,从中医学的健身、治疗、病理分析讲到医学知识的积累归纳和传承,通过知如何传播过渡到造纸术,通过介绍造纸术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过渡到《九章算术》,从小结人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做的努力过渡到地动仪,环环相扣。
在经过试讲和指导教师的建议之后,我选择了第二种方案,通过课堂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转陈的语句方面还有可以精炼的地方,略显生硬。
2、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度:初一的学生好问问题,这一点在准备得时候也考虑到了,但是在开课的时候,由于时间安排、临场应变和保证课程流畅等原因,没有能够非常周全地照顾到学生的反应,这一点在评课的时候也有听课教师提出来,这是一个失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就是要以关注学生为重,如果脱离了学生上课,再生动再精彩的课也不过是作秀,这一点需要我好好的认真检讨。
3、关于板书:这又是一个教学过程中的疏漏,板书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部分,没有黑板板书,也要在课件中体现,否则课堂就不完整了,这次的公开课,我没有在黑板和课件中做好系统性的板书,今后要牢记这个教训。
4、对于课堂中问题设计的反思:这节课从一开始就是以一个问题导入的,而启发提问式的教学方法也是这节课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如何设置问题很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避免使用“对吗”“是不是”“有没有”这样的提问方式,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或利用课文知识,或利用材料内容得出自己的具体的答案,每一个问题都为下一个要学习得知识点做出铺垫,每一个问题都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总得来说这堂课的问题设计,我认为还是成功的。
三、关于课堂教学后的反思
开课结束后,我也听取了各位评委和听课老师的点评,许多建议都是自己上课的时候所没有想到,很多自己还有些模糊的地方,有经验的老师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令我茅塞顿开。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单是会上课,更要会听课,会评课,
多听课,多评课有助于更好上课。
    尽管从整体上看,我还是上了一节成功的公开课,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缺陷和不足。上一堂好课容易,要上一学期,上一辈子好课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时间的沉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多多总结经验,一节课一节课地做好教学准备,做好反思,争取更大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6: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