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1: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晓》教学设计和研讨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基本明白《春晓》这首诗的意思了。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要边看边听,边听边想。
  (播放《春晓》多媒体课件: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丝丝细雨轻轻飘下,无声无息,撒向大地。雨中,朵朵美丽的花儿轻盈曼舞,棵棵绿苗生机勃勃,尽显早春曼妙景象。同学们无不为这美妙的景象感染了。纷纷屏息静观,如醉如痴。)
  师:真美呀!同学们想把这段画面记下来吗?闭上眼睛,放放电影,你的小脑袋里会出现更美的画面呢!
  (教师里似乎只剩下轻盈的音乐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小手如云)
  生:我看到天上飘起了一阵阵小雨,像细丝儿一样,洒在脸上,又凉快又舒服!
  师:老师似乎也感觉到了。
  生:我看到花儿变得更美丽了,水滋滋的,像刚出生的娃娃一样,特别惹人喜爱,我想,一定是雨儿给它洗了一个澡呢!
  师:想得真好!
  生:我看到绿油油的小草长起来了,鲜艳的花儿开起来了,他们的微风细雨中点着头,似乎在说:“谢谢你,小雨儿。”
  师:是呀,是春雨儿滋润了万物,才有这么美丽的花儿、草儿。 
  生:对,这真是一场好雨啊!
  生:这是一场和时雨。
  师:真聪明,跟大诗人杜甫都想到一块儿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情不自禁地吟道,语调悠扬动听,如入仙境。同学摇头吟和,逐渐融为一体,似乎都醉了。)
  生:老师,我不明白,诗人为什么说这是场好雨呢?
  师:你真爱动脑筋,是啊,这雨好在哪儿呢?同学们可以读一读,想一想,再讨论一下。
  (教室里响起了读书声、议论声,教师参与了几组,不时点拨。数分钟后,议论声渐止……)
  师:刚才有几个同学在讨论的时候都争了起来,能告诉老师,你们在争什么吗?
  生:春雨的确是好雨,因为它能滋润万物,诗人说:“润物细无声。”就像妈妈一样给花草喂上了新鲜的奶汁儿。
  生:我认为春雨不一定都是好雨,头几天下了一场雨,今天又下了,我都难受死了。我觉得诗中写得雨儿不一样,下得很和时,不乱下,诗里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生重读了“知时节”、“当春”两个词。)所以我说,下得和时的雨是好雨。
  生: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诗中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觉得这场雨儿不但下得和时,还下到点子上了。它“潜入夜”,“细无声”,不让他人知道,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就做了好事,做好事不留名,像雷锋一样。
  师:真了不起(老师翘起了大拇指),你把杜甫写的雨儿都说活了,变成雷锋了。同学们,你的身边有像春雨一样的人吗?
  生:有,一天中午下雨了,我没带伞,是刘怡把我送回家的。
  生:袁青峰经常帮我们组扫地。
  生:老师,星期四我值日,我忘了关窗户,等我想起来的时候,再来到学校,我看到窗户已经关好了,到现在也不知道是谁做的好事,他就像春雨一样做了好事不留名。
  师:应该好好褒扬他们。他们也像春雨一样,有美好的心灵。同学们,大诗人杜甫把春雨写得如此动人,写她外在美,丝丝轻飘,随风潜入,无声无息;写她的内在美,下得和时,做了好事不留名。杜甫把诗都写绝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高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吧!
【研讨】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谓对话,就不是独角戏,也不是简单对答,应该是对话双方都全身心地投入,结合阅读考虑、经验积累等进行的真诚而平等的讨论会商。
一、“平等对话”的实施,有赖于良好的学习情境的创设
  《春雨》的教学,在同学初知诗意的基础上,依靠现代化媒体,生动地展现了《春雨》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张开嘴巴说话,为师、生、文本三者的对话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同学在这美的享受中,自然而然地有了学习的兴趣,更容易体会到原诗的美妙之处。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二、“平等对话”的实施,有赖于师生双方地位的改变
  这段对话中,我们看不到教师在牵制同学。处处皆见的是巧妙的对话暗示、引导,教师随机应变,将同学入境到与文本对话的转折做得不露痕迹,将与文本对话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做得浑然天成。然而这并不是什么高超的教育技巧,这仅仅是因为教师心中有同学,师生的对话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只存在着相互影响,而不存在牵制。
三、“平等对话”的实施,是师、生、文本三者的平等交流
  《春夜喜雨》一诗,是“诗圣”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春雨》截选其前四句,精心塑造了“春雨”的“好雨”品格,从“知时节”到“润物细无声”,从“当春”到“潜入夜”,无不是诗人匠心所在。这一片断的教学,教师在充沛掌握诗作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与文本进行对话,师、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利地促进了同学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平等对话”的实施,有赖于大量的阅读积累
  “不学《诗》,无以言”。没有语言积累,说话必定平淡无味,更不用谈什么感染力了。上面的片断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同学,他们的语言积累都是相当丰富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新课标给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1:35:00 | 只看该作者

《春哓》教学反思2
  古诗《春晓》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的名作,在安排预习的时候,很多同学就高喊着“我会背了”。对于这点我早就料到了,因为现在很多家长在小朋友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背一些古诗。这怎么办呢?同学认为自身会背了肯定就觉得不用学了。但他们理解诗意吗?这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不大可能的。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同学学习的兴趣呢?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开始上课了。上完了课,我觉得效果还不错,实在出乎我的预料。我觉得可能是以下两点做得比较好吧。
一、让同学自主地识字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同学读读《春晓》这二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同学就说出了“春”要读翘舌音,不能念成平舌音。于是我又让同学说说能用什么方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同学马上联系到我们班同学的名字来记住“晓”。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这首诗描写的季节?同学很快就明白诗名所包括的意思。这时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诗人到底想告诉我们有关春天的什么呢?同学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二、从生活情感中体会诗的情感
  只有当同学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干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于是我问同学:当春天来了,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你自身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这时同学的话可多了,争先恐后地把自身的发现,自身的感受说了出来,于是我相机地引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同学想象春风来时,春雨来时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比动作,有的拿画笔画了起来,还有的背起了刚学过的《春雨的色彩》。在同学尽情地抒发自身的情感后,我和时地引导他们说说诗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时的心情,引导同学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对同学的一番引导,当我们再次朗读起诗时,我感觉到了同学把诗人、把自身对春天的喜爱读了出来,这时我想他们不再仅仅是会读会背诗句了,更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1:35:00 | 只看该作者

《村居》教学反思3
  高鼎的《村居》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的美丽画面,配上儿童放学归来迎着东风放飞风筝的快乐生活,非常富有情趣。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虽然接触的古诗不多,但这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意也比较通俗易懂,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古诗的朗读上,以培养同学对的古诗的兴趣以和对诗意的领悟能力上。
  首先我以猜谜的方式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看图引入诗的意境。然后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读准字音。古诗朗读对字音的要求很高,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因此我布置了自由读,读准字音;同桌互读,帮一帮,指出哪个字没读准;指名读,和时纠正字音;男女生读;齐读等方式来读准古诗。接着是图文对照,读中感悟。对于古诗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背诵,不要求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因此在诗意的掌握上只要求大致理解。所以我用猜一猜的方式来感悟这首诗的后面两句。如:你们知道诗中哪一句是写了小朋友们在放风筝?古时候的人把风筝叫什么?诗中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时候放风筝?小朋友们能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理解两句诗的意思。前两句我是采用看图说一说的方法,“这幅图中,除了小朋友在放风筝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导同学仔细观察,体会春天美丽的景色。然后再来美美的读,读出诗的韵味来。在小朋友朗读不到位的时候,我采用教师配乐朗读的方法请同学欣赏,来说一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来学着读,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最后是拓展,请小朋友来朗读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古诗,进行古诗的积累,同时体会春天的多姿多彩,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季节,古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古诗。
  自身的一点疑惑:关于题意的理解不知需不需要?原本打算通过给生字组词的方式,如:村(村子、山村、村庄)居(居住、居民、邻居)请小朋友理解诗意以后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但实际课堂里没有操作。这一点是原于对要求中提出的不要对古诗作过多的分析这个尺度掌握不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6: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