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7 11:27:00
|
只看该作者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2
上完课后,我对本节课的过程进行了反思。教学中,我的意图是以同学为主体,充沛发挥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同学主体的学习需要,让同学读题、读文后提出问题,并以此来组织教学,试图用同学自身想了解的问题钩住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同学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问题意识。面对今天的课堂,我甚感沮丧和困惑。
课堂教学为什么会不理想呢?
首先,对同学能力估计缺乏。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还需要老师引导着,在老师的协助下慢慢走入课文,逐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而我未作引导就把整首诗“扔”给同学,同学未深入感悟课文,又让同学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问题当然是成堆的。虽说这一偏高的要求(“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是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二年级开始渗透也未尝不可,但既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就应在同学提问的基础上作指导,然后师生一起对问题作归并梳理,确定本堂课着重解决的目标,再围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深入学习。而不是不顾同学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一个劲地鼓励同学提问,然后又让同学读文后讨论逐个解决。
第二,对教材特点掌握不透。课文是一首诗,诗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叙述清楚,诗讲究意象,想象丰富,跳跃性比较大,理解时较多地依赖同学的想象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应该说学习时比一般文章更困难一些。对于生活阅历浅、语言感受能力还不强的二年级同学来说,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利用音乐、图象、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同学的学习提供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入诗中,读诗、联想、悟情。
第三,对教学理念理解不深。让同学在读题、读文章后提出一些想了解的问题并以此组织教学,确实是一种体现同学的主体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好方法。但是,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培养同学质疑的意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同学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鲜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只有在适应的条件下,才干显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则,便会暗淡无光。所以,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同学的特点,继续创设情境,让同学在情境中反复读诗,唤起生活经验,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自读自悟,领会诗意,然后把诗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也可进行质疑问难。这样操作也同样能体现自主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还更富有情趣。
如此看来,教学理念从书本从教师的头脑走到课堂,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而这必需基于实际情况:包括同学情况(年龄、知识、能力、兴趣等)、教学内容(课文的体裁、语言特点、内容与同学生活的距离等)、教师情况(文化素养、教学技能、教学风格等);理念在课堂上的体现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实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