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新课改下的教学实践—如何构建活力高效的语文课堂
琼海市潭门镇圣育小学 符琼方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终身发展"的思想,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我个人认为高效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开放创新是手段,活力高效才是目的。语文课堂只有开放才能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有活力才会高效。
【关键词】开放;创新;活力;高效
《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终身发展"的思想,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我个人认为高效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开放创新是手段,活力高效才是目的。语文课堂只有开放才能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有活力才会高效。
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要注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凸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平等、合作探究、共同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必须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必须使学生敢于想象,敢于畅所欲言,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之火花。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个人认为还得开放自体本身。要把自己从陈旧的教学现状中解脱出来,不断加强对自身的修养,让自己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多变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语言,来活跃学生思维,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接下来我仅以自身的教学实践,来具体谈谈如何构建活力高效的语文课堂。
第一,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没有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就谈不上教学。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我们应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多多倾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并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其次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设计课题导入环节时,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精心准备每一堂课是关键。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构建生动而有活力的课堂,就要充分用好这四十多分钟的每一分每一秒,必须下足课前的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的写教案,更不应该是对教案教参的照搬照抄,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要根据课堂学习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年龄、认知、能力等,精心设计教学的重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的每一个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性别、年龄、个体差异、思维智商等,还有课堂内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应急预案,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同时要准备好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课件、教具、学具等。所以,只有在台下做好这样的充分准备,才能成就台上精彩、活力、高效的“四十分钟”。
第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很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能迅速地吸引住观众,让人产生非往下看的强烈欲望;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情境中学得入情入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课堂将呈现出一派和谐,兴致勃勃的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本,进入教师所要创设的情景中,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激发情感。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很有感触地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教师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平等对待学生,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地对学生的爱。课堂上良好的氛围取决于教师,有时多一点微笑,多一分关心,多一些宽容会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教师成为朋友,教师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参与到课堂中。
“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给了我们行动的方向, 学生在学习中不乏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并不一定都是正确、合理的,这时教师不应用严厉苛刻的话语来批评,而应该把这些批评的话转变成鼓励的话,引导学生往合理的思路去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应当努力的让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在课堂中表现出来,让各种声音自由的教室里回荡、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