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彩导入激活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6:4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彩导入激活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琼海市潭门中心小学 冯学兰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良好的课堂导入策略犹如优美音乐中的前奏、精彩影视中的序幕,又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要想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热情高涨地进入角色,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作为教师,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形式,设计非常科学有效的课前导入。
通过近几年的课堂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精彩的课前导入,能激活语文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境导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因此,新课开始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情境,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动画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它也是小学生的最爱之一。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资料,既可以声画并茂,又能使学生在非常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思考。例如,教《司马光》(第二册)这一课时,我首先将动画片《司马光》中的精彩片断进行剪辑后制成课件播放。观看完后,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内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教师稍稍加以诱导:从动画片中你知道司马光是怎样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的?他的办法好吗?这样,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多媒体技术,并且课前要做充分准备。同时还应注意掌握播放的度,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容易喧宾夺主,冲击正课的讲述。所以在导入时要控制时间,恰到好处。
2、利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是一种极富内涵的艺术语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卷,能像磁石般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他们大多都喜欢唱歌、听音乐,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容易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设计导入时,可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歌曲作为开场。借助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途径,如教学《快乐的节日》(第二册)。课前用录音机播放“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作曲家为什么要写这首动听的曲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课题《快乐的节日》。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便自然而双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在教《王二小》(第二册)时,教师和学生比赛,看谁知道有关英雄的歌曲最多,并要求唱出其中经典名句。接着教师抛砖引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众多英雄之——王二小。”板书课题,齐唱歌曲《歌唱放牛郎王二小》。这样做不仅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6:48:08 | 只看该作者

3、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比赛中,在兴奋中不知不觉地感悟教材中的内容,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例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教师面带笑容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肯定。教师用手帕蒙住两位学生的眼睛,分别让他们来“贴鼻子”,结果,一个学生把鼻子贴到了嘴巴上,另一个则贴到了额头上。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课堂上乐成一团。教师随机问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俩都贴错了?”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的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见!”教师肯定地说:“对!他俩的眼前是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当然贴错了。”教师激趣引题:“那么,蝙蝠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自由地飞行呢?飞机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安全地飞行呢?这堂课我们学习《蝙蝠和雷达》,课文将会告诉我们答案。”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教师的问题上,有部分学生已偷偷地打开课本。教师首先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来唤起学生的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这一焦点上,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提高全班学生参与学习;其次是借助游戏,巧设悬念,先声夺人,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欲探寻究竟,教师揭题,水到渠成。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表面上只是字面上换了个位置,而其实际意义把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这不正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所追求的吗?
此外,谜语属于益智游戏,猜谜语这一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他们的智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受用。教《比尾巴》时,教师先出示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谜面,让学生们猜猜动物名称,当学生跃跃欲试地猜出谜底,新课也就在活跃的气氛中开始了。
二、图画导入法
这是一种利用教学挂图、自制图片或简笔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围绕图画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的导入法。如教学《称象》时,教师用夸张的手法画了一头又大又重的象,占满黑板。学生的目光自然而然被吸引住了,嘴里还发出夸张的声音,教师问:“看到这头象感觉怎样?”学生发言后,教师在象的身上板书“大”、“重”等关键词,教师又问“谁能把大象的重量称出来?”学生们纷纷想计献策,各抒己见。教师肯定了学生良策后,接着说:“在古代的三国时期,没有先进的设备下,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居然想出了称象的方法,就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整堂课以图画为诱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效果很好。
三、设置悬念法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教师针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爱刨根问底的心理特点,巧设问题,造成悬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进入新课。如教学《画风》这一课时,教师这样激趣:“老师爱画画,可是我却画不出风来,同学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当学生争先恐后地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时,教师很快把学生引入新课。又如教学《要下雨了》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说下雨之前天气的变化,教师再顺势导入:“平时,有些动物也会用行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到底是哪些动物的呢?又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十六课《要下雨了》一起去了解了解。”这种导入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创设出了探求知识的情境。
四、演示导入法
演示导入法指教师抓住学生爱玩的特点,先演示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验,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兴趣的一种导入方式。例如教《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准备了一个装了少许的小口瓶子和一些小石子,先讲述故事:“在一座大森林里,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飞到东,飞到西,到处找水喝。突然它发现了一个装着水的瓶子,可是瓶口小,水又少,乌鸦喝不着,心里很着急。”再演示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瓶子里水的变化。学生通过听教师讲述的故事和观察教师的演示,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化难为易,学生学起来较轻松,兴致很高。
总之,“条条大道通罗马”,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成功的导入法,就会引人入胜,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敲在学生心灵上,激活语文课堂,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09: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