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学论文 运用小组合作 提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09:3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摘 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交流、实践能力的具体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探究能力,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本文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课堂 小组合作 实践 信息技术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学习方式,构建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也表明,不同的学习方式中,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教别人(75%)”、“小组讨论(50%)”,“示范(30%)”。小组合作作为一种综合这三种强有力的学习方式的全新的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课堂,在教学改革中被普遍提及。对于实践性很强、通过操作电脑来获取知识的的信息技术学科,应如何运用小组合作?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际,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 异质同组、组间同质,保证小组合作高参与度

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多强调的是通过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智慧去解决问题。所以,人人参与、合作互助成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人小组”“学习旁观生”情况。因此,科学分组是保证小组合作有效发挥的前提。

教师应熟知学生基础水平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位置按照“D-A-B-C”的顺序安排。A为学优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操作技能好,且学习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分工协调能力,安排在中间座位,定为组长;B层学生仅次于学生A,可以在某些时候协助组长进行兵教兵,可以有效带动学困生;C学生属于中等水平学生,能达到学习目标,偶尔能达到拓展目标,需要人帮扶;D层学生基础、理解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完成学习目标有难度,安排在A座位一侧。便于“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1】”并且,层次的划分要根据学生学习期间的学习情况实行动态升降,学生的座位也相应进行调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以积极争取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小组之间的水平相同,以促进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由于信息技术在机房上课的特殊性,主要采用的分组有“团坐分组”和“顺列分组”,主张顺列的四个人为一小组。

二、 任务引领,适时合作,促进学习目标高达成度

教师应当摒弃将“课堂是否热闹”“是否符合某种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应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学习方式的采用,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如果学生利用课本等学习材料能够通过自学的方法解决的话,就不要采用小组合作。对于学生一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讨论交流或者互相帮助才能协同解决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比较好。

比如,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资料的保持》一课,要求学生掌握保存网页上图片的方法、保存文字的方法、保存视频资料的方法、保存网页文件的方法。对于学习目标的突破,设置任务,小组合作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随着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中国内地,如果一位美国的小学生朋友来到河南郑州,你将怎样介绍你的家乡呢?请小组利用网络,搜索文字、图片、视频、网页材料,介绍我们的美丽郑州。”这时候,小组长会根据组内成员能力分配任务,D同学搜集文字,C同学搜集图片,B同学搜集视频,他自己(A同学)则负责下载网页。当然,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帮助材料,搜集各种素材的方法要在教材上能查到,查不到的话教师要提前以“学习百宝箱”的形式发到每位同学电脑。之后,通过小组展示方法和结果,教师引导总结并鼓励,教学目标就达成了。

总之,教师设置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心理特点、个体差异,使任务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挑战性,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并且,使组长分工后,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2】。每个人真正的去动脑筋、去思考,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那份任务。并且,每个人完成的部分都必不可少,让他们意识到少了任何一个人任务都不可能圆满的完成,自己是十分重要的,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课堂活而不乱,达到智育目标的同时,达到德育目标。

三、制度保障,评价跟进,确保实际课堂高有序度

小组合作貌似减轻了学生负担,特别是让学困生松了口气,因为他负责完成的往往是较低难度的任务。再加上这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等因素,往往会出现课堂上搞小动作的、嬉笑打闹的等游离于课堂学习进程之外的学生。因此,如何进行评价反馈和制度的约束,就成了小组合作课堂是否有序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规则,发言规则、听讲规则、课间准备规则等,结合学校养成教育守则进行。如“交流时声音适度,以组内能够听清为准,切记大喊大叫”“离座交流时,要把凳子轻放入桌子下方,保证安全”“严禁假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嬉戏玩耍”“展示时动作要快,其他学生尊重对手,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公正地进行评价和质疑”等。

其次,组间评比规则要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如,在任务驱动时要求“每组的D同学进行方法的展示”;抽查时采用捆绑评价机制,“每位同学全部学会才算是任务完成”;评比时把“是否能够合作,合作是否愉快,能否虚心向别人请教,是否耐心细致地帮助同学”作为评比标准之一;评比结果当堂公布,奖优罚差,及时进行规则的强化,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多重标准评比,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副组长、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学习的成就感。

四、 师生平等,鼓舞唤醒,激发学生思维高碰撞度

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是实行似乎解放了课堂上的教师,给学生设置好任务之后,特别是学生养成好的合作习惯之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让教师轻松了许多,一改传统课堂上“教师吐沫纷飞口看舌燥,学生无动于衷昏昏欲睡”的情况。其实,教师并没有解放,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很自然地参与到困难的小组中去,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忙。

而在小组学习三环节“合作--展示--反馈” 【3】的后两个环节,教师的作用就尤为重要。教师要能够引发“兵斗兵”。头脑风暴之所以被广泛采用于各种重大决策的必要阶段,就是因为互相质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价值。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斗志,并开拓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想说就说,说不清楚的允许补充,说错了允许改正,有不同见解的允许坚持,保留看法。

信息技术展示学生作品的时候,正是解决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教学难点的时候。比如学生学习在WORD相关内容时,练习为小诗插入图片,小组的作品是组内自己认为最完美的,无论是图片的选择、大小、图文配合方式都是合适的。但结果往往不是这样,由于学生个体的审美观、计算机水平等因素,作品往往有改进的空间。这个时候,教师就应促使“兵斗兵”,引发头脑风暴。让学生自评,说明设计意图之后,让其他学生进行互评,说出优缺点,帮助其进行修改作品,教师顺势引导,适当评判,使辩论既有序,又不断走向深入。   适时适当地激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这个杠杆,使每个小组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以此使学生对美的标准的认识有一定提高,明白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理解信息技术为生活学习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是对当堂目标的拓展和强化。对于思维的培养,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非智育目标的达成,是讲授法和学生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在当堂实际任务情境下,“满足好奇心,利用展示欲”,进行引导和必要的点播,保证三维目标有效达成。

总之,小组合作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3】”。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发利用各成员的特长,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在有序中实现互补,使学生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将来学会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但要想用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合理分组,保证小组合作高参与度;需要有任务引领,适时合作,促进学习目标高达成度;需要有制度保障,评价跟进,确保实际课堂高有序度,需要师生平等,鼓舞唤醒,激发学生思维高碰撞度。作为一种运用于具有个体能动性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创新,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促使学习目标的达成,确保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06-01

【2】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2011-04-01

【3】:李炳亭《杜郎口旋风》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8-07-0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03: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