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然而不管怎么说,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最近看了一档综艺节目,贾玲扮演的花木兰颠覆了我们心中木兰的形象,憨憨傻傻,坚持吃亏是福,十分搞笑。不久,就看到一则消息,商丘市虞城县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发公开信,要求栏目组向全国观众和木兰家乡虞城县人民道歉,因为好好一个女英雄被演成了一个傻大妞。此新闻一出,有不少人响应,觉得花木兰孝顺,机智,善良,勇敢,木兰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决不容许任何的恶搞。
我想说:至于吗?!
现代社会人人压力大,喜爱小品、相声、喜剧,不外乎哈哈一笑可以起到减压的目的,不过是一个小品而已,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况且这个木兰虽与传统那个不同,但本质上是在传播一种正能量,是对“花木兰”形象的褒而非贬,有什么不可以?又没有颠倒黑白,像美国大片里那样把龙都塑造成是凶恶残忍的,那才真是该批判、该道歉!
也许有人说了,如果不制止这种恶搞行为的话,会教坏孩子的。可是当年美国拍的花木兰,被塑造成了一个惹事包,但依然受孩子们喜欢,木兰依旧光辉照人嘛。孩子是要教的,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位一体,老师、家长要教,要帮孩子树立是非观,相信孩子也是有评判能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