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散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20:5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信服、霎时、各得其所”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质朴语言的丰富内涵。
2、过程与方法:继续学习圈点勾画通过朗读和抓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的内涵。探究、合作、质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所体现的“浓浓的亲情”。体会身边的亲情,尊重关心长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的内涵,感悟“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主题的多角度解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很美很精致的散文——《散步》。我们现在一起走进课文,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首先,我们通过读“自读提示”来了解这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自读提示”,然后告诉大家,你了解到了一些什么?
生朗读,勾划关键词。然后表达。
课件:提示“自读提示”中关键词。
二、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获得了对这篇课文的初步印象。现在,我们这样来进一步理解文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思考。
学生思考前,教师指导——标题的拟订可以从事件入手,也可以从人物、主题入手。当然,还需要包装一下。要简洁些、响亮些。
学生发言交流自己拟订的标题。教师点拨学生对课文的解读。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拟了很多非常好的标题。老师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下面来看老师给拟的一些标题。
分歧、责任、春意、呵护、选择、生命、三代同行、小事情深、温馨瞬间、亲情无边、幸福的家庭、背起整个世界、大路与小路。这里边,有从人物入手,有从事件入手的,还有从主题入手的。你们看,我们就这样理解了文,还有画面意,但是话说回来,要说本文的标题呢,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有情味,有情致感,有故事味。
三、品味语言
师:我们就是通过“散步”这件平凡小事,感受到了这一家人“浓浓的亲情”。你认为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浓浓的亲情”?
课件:要求与示例。
学生自己勾划批注。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追问,指导朗读。
局部交流。
1、重点研读第6与8自然段。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解析: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两个“习惯”和“总是”让我们感受到“我”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我是全家人最信任最依赖的人,我爱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负责,责任之重大是因为爱之深切。从中也看到了妻子的贤惠与温良。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两全找不出”意味无法取舍,“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意味不忍分开。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因慈爱而歉疚,一个儿子时刻为母亲着想的心情。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 , 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段重点朗读)
解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轻”却如背重负一般“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可见,爱之深切。“整个世界”大词小用,拥有亲人就是拥有整个世界;一家三代其乐融融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衰老的生命加上健壮的、幼小的生命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2、对称句式的处理。
如学生发言中提到,则顺势引导:音韵的和谐与内在的情味,并另找一处读一读。最后小结,这样的句式在文中还有多处,增添了文章的音乐美与情趣美。
3、学生如说到其他句段,教师给予肯定。点拨:本文主要表现的是母子情。
4、在学生品味语言的时候,形成板书。
教师小结:(从学法与情感的角度)
师:刚才我们通过寻找和揣摩关键词句,更深的体会到了这一家人在平凡小事中表现出来的至爱亲情,我们也感受到这篇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质朴,实则意蕴丰富,饱含深情。这个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很积极,也很出色。
四、质疑、释疑
师:下面,大家再默读课文,看看对课文的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学生默读课文,个体提出疑问,进行集中整理。
学生分组任意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个体发言。
预案: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
预案: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段离开事件叙述的主线,笔触主要指向时令与景物的描写,用景物显现美好,用景物显现氛围,用景物显现生命之力,用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一家人散步的美好背景。)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荡漾的鱼塘。
(照应前文“小路有意思”,预示一家人将有一次愉快的旅程)
五、拓展延伸
师:亲情是生命中最令人感到温暖的情感,它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化作涓涓细流,浸润我们的心田。就像《散步》所写一样。有时亲情也可能表现得惊天动地,震撼人心。请大家阅读《三代》,然后说说哪篇文章更让你感动?
学生默读,思考。然后发言。
预案:《散步》中儿子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处处为母亲着想;儿子深情的一背,背出多少感激与孝敬,背出多少宽慰与满足;妻子的顺从,儿子的乖巧,丈夫的责任共同撑起孝的天空。
《三代》一副臂膀或许并不强壮,却担起两代人的生命;好一个“下意识”,当亲情深入骨髓,选择时便没有犹豫;苦难中挺器脊梁,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空。
六、教学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质朴而精致的散文,一起收获了亲情给我们的感动,也一起体会了学会与会学带来的快乐。希望同学们把感动化为行动,关心家人,孝敬长辈;把学习的快乐延续下去,在语文学习方面收获更多。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创作一篇有关亲情的散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20:56:32 | 只看该作者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技能目标: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表达感情的手法;体会散文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欣赏本文具有素雅美的语言;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欣赏散文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揣摩语句;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浓浓的亲情,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2、作者简介: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带感情朗读课文,注意其令人感动的片段。
2、整理生字词。
3、作者在散步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通过散步这件事表现了什么主题?
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两人发生了分歧,我决定尊重母亲,但母亲关爱小辈,决定迁就我的儿子。
当他们出现分歧的时候,彼此之间都有一颗尊老爱幼的心,一颗相互理解的心,所以文章所想要表现的主题就是“尊老爱幼”。
4、思考:我为什么要出来散步?
一来是因为年迈体弱的母亲,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了,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再者也因为外面的空气很清新,景色优美。
5、你最喜欢哪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理由。
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我的母亲(慈爱亲切,爱护小辈)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
6、“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为什么会感到责任重大?                                                                                                                                                           
7、“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何理解这句话?                                                                                                                                                           
三、品味语言
1、结合课后“探究练习二”,试着从文中再找出两三句句式整齐,大致对称的句子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语句:
好处:                                                                                                                                                                                                                                                                                                                                                                                                         
景物描写的对称句:①有的浓,有的淡。
                  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人物描写的对称句:①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②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记叙性的对称句:①我和母亲走在前面,
                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②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议论性的对称句:①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②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2、“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赏析“熬”字。                                                                                                                                                            
四、赏析美景,背诵美段
1、找出文中描写初春美景的语句。并试着分析它们美在何处?                                                                                                                                                                                                                                                                                                                       
①美在“有点有面”。
②美在“有动有静”。
③美在“有声有色”。
④美在“有景有情”。
2、背诵这些语段。
五、小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莫怀戚先生犹如一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家庭生活平凡的一个镜头——散步,写出了一家三代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语言优美凝练、细节动人,景物描写富含意蕴,值得借鉴。是的,亲情是美好的,它像美酒一般的醇香醉人,像橄榄一般的有滋有味。我们在成长中解读亲情,我们在成熟中品味亲情,传递亲情。
六、布置作业
1、补全对联。
横批:相亲相爱  
上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下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2、感悟亲情,书写亲情。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语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20:57:58 | 只看该作者
《散步》教学反思  
这一周,学校安排同课异构,我们年级报的篇目是自读课文《散步》。同课异构前几年在南方一些名校很是火爆,似乎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近几年由于一些教学专家和一线老师的质疑,这种教研模式渐渐的退了潮。去年听余映潮老师的讲座,他对同课异构就颇有微词。余老师认为教学是个人行为,与其搞什么同课异构,还不如静下心来搞一课多案。毕竟别人的东西只适合别人,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你无法拷贝别人的教学模式。我当时对余老师的观点还体会不深,这次亲自参与同课异构,对他的观点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也开始理解余老师的良苦用心。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教,以期寻求最佳的讲授模式和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相互学习。面对同样的教学材料,每一个老师的理解角度和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尤其是语文课,对同样的课文,每一个老师的解读方式都有所区别,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也多少有些出入。

   这次我们讲的是一篇现代散文《散步》,八个老师参与同课异构,每一个人的处理文章内容的方式都不一样。听完别人的讲述,我感觉如入迷宫,完全迷失了自我。有的老师多媒体课件极为绚丽,有的老师的板书颇为精彩,也有的老师的点拨入情入理。以下我分别来谈各个环节给我的印象:

   首先来说导入。在这几课中,我对其中一位同事的导入感受很深。他以自身的生活经历来切入对散文的讲述,显得水到渠成,不着痕迹。课文的导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些人舍本逐末,把导入设计得天花乱坠,让人眼花缭乱,他们的导入在语言的泥沼中愈陷愈深;有些人开门见山,丢掉了导入,大刀阔斧,直面主题,他们的讲授过于生硬,让学生疲于应对;有些人巧妙化用所学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新旧知识巧妙的贯通,让学生喜闻乐见。而这一次几位老师的导入基本上都拒绝了生硬与死板,尤其是我所提到的这位男老师,他在联系自身生活经历的同时更是将很多历史名人的散步巧妙的引入到他的导语设计中来。如:“散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如果没有苏轼的散步,就不会有《记承天寺夜游》;如果没有朱自清的散步,就不有《荷塘月色》;如果没有莫怀戚的散步,也就没有今天我们要学的《散步》。”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知识整合,学生在老师营造的诗一样的语境中走进新课,其乐融融。

  接下来说对文章主题的确定。这一课是一篇书写亲情的美文,文中人少事小,却意味隽永,可读性极强,历来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学习散文的范文。关于这篇美文的主题,历来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课的主题是对孝道的歌颂与弘扬;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一课的主题是歌颂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三种观点认为这一刻的主题是对生命的赞颂和珍重。这次讲课,几位老师基本上都把文章的主题落到了对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赞颂,还有几位老师把主题确定为中年人在一个家庭中所负的重要责任,而对文章中流露出来的对生命的赞颂和珍重却几乎没有涉及。这给我们思考本课的解读渠道又多了一些借鉴。

  另外,对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也大相径庭。有人以这一课为材料,教学生如何在写作中正确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如何正确运用细节描写;有人将这一课与这一单元其他篇目进行比较,对课文中出现的独到的写作手法进行梳理;而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浓浓的亲情美和独具匠心的语言美。这可以说是两种流派,前者直接与中考对接,课堂就是考前训练营,课文成了一些生硬的语文知识的拼图。而后者虽努力给学生以精神的濡养,但是却与应试教育背道而驰,学生的成绩自然不见起色。这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远的痛呀。

  我该牺牲语文的魅力去迎合应试的妩媚,还是在夹缝中寻求语文教学的春天,这实在是我应该正确面对,冷静思考的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20:58:45 | 只看该作者
散步教学反思一:

《散步》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感受亲情的要求。

初二年级的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的了解更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小组讨论、揣摩鉴赏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在教学方法上,我选用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诵,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圈点勾画法、品读法、讨论法,读与写(读与说)结合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从而领悟平易朴实的文字下深长的意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以外促内,以内促外深入理解文本体察生活,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自由选择课文内容(可以是一个段落,也可以是一句话,只要读出感情),选择几名同学读,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大屏幕显示朗读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方面)

A、指导学生分析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

B、“我”的语气、语调应该怎样把握?

例如在《散步》这一课中,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是我设置的一个教学目标,这也是我选取的一个教学重点。《散步》中的第三自然段中的“太迟、太迟”“总算”“又”“熬”这几个词语要学生重点领会,强调要重读,并要求反复地朗诵,以达到理解的程度。

二: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这样的后果是看似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课堂,却因缺少本文的细读而成为一副无血无肉的空骨架。在讲授《散步》一文时,我着重引导学生精心地朗读、品味课文,从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来领悟文本的精妙之处。尤其是通过对课文字词句的品析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他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

如: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母亲的这种年老体衰?(熬)

能否将“熬”换成“度”字?

通过这种换字的方法,使学生比较、推敲,品味出“熬”字的独特味道,“熬”字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的意思,而“度”字却不包含,“熬”字着重刻画了母亲的年老体弱,也表现出“我”对母亲身体的担忧,体现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这些精彩的词语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很容易被学生忽略,相反,则会收到力透纸背的效果。

之前的课堂上,需要师生共同完成的语言赏析,几乎是我一人的独角戏或者是与某生的二人世界,其余的学生都会被撂在一边。这是很不符合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的。我在《散步》一文教学中,就有意地避免了这个问题。我找到的“新武器”就是“品读结合”。【散步教学反思5篇】散步教学反思5篇。

如:请找出“我”的母亲很疼爱我的儿子的地方么?(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这句话里面,哪个词要重读?(摸摸)大家一起来试试。

这一招,立即就让全班学生融进这一问题。虽说这只是教学中的一个小细节,但是它却让我唤醒学生,使之重归课堂。教学就是要以读为主,辅之以品,以读为本,品读结合。

在课堂上,不仅要重视对文本的细读,还要重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分析“为什么作者要用‘摸摸’而不用一个‘摸’字”时,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出“不能”,但是却说不出理由来。我采用的方法,仍然是“换”,但是这次是在“减一减”的基础上进行的。“好,我们一起来感受下这两句话范例的差别,老师拍了XX同学的肩膀,和老师拍拍XX同学的肩膀”,我边说边走到某生的身边,作出相应的动作。学生笑了。这样一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就很容易感知“拍拍”比“拍”动作更为轻柔,在轻柔中带有丝丝的爱怜。自然,“摸摸”与“摸”的比较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我的公开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可能由于自己紧张的关系,放过了学生许多精彩的回答,组内老师给我评价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一点,说我比较欠缺追问意识。当然,还有自己觉得很遗憾的是,没有把握好,虽然朗读的环节设计较好,但是,却被我浪费了,挖掘主题的力度不够。在主题的把握上,主要问题的设计,罗老师也给了我提醒和帮助。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继续踏踏实实,有所进步,不辜负语文组老师对我的期望和帮助。



三:

这是一篇充满着深沉感情的文章,很让人感动的散步的温馨一幕.我也尽情通过朗读,重点词句的圈圈点点,品味赏析来营造氛围,熏染学生情感。,但他们听得很 认真,记得很认真,情感上的共鸣却不够,过于活跃,喜欢笑场。使得此文与上其他课呈现不出太大区别。其中,原因当然不乏个别坏学生的起哄破坏,更多的是或 许我的个人魅力还不够,缺少磁力吸引学生的情感。这一点,相信我在以后会漫漫磨练出来。但还有一点,纯粹的课堂讲解起不大明显作用。可能必须借助多媒体的 煽情音乐播放,感人画面呈现,把文字的抽象变为直观又回到文字的深味更有效。

教学过程中的“我手写我心”这一环节我自认为很成功,对学生的启发影响很大,单从学生的几个精彩语句中看得出他们思想碰撞的火花,比如“家是团圆,我是里面的馅:家是暖暖的火炉,我是燃烧的煤炭,家是一只能遮风蔽雨的河蚌,我是河蚌里闪亮的珍珠。

尽管这一设计不是我自创。但我应该多学习,多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