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湖北省竹溪县城关镇烧田小学教师邹灵芝 杨 丽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意境,营造一个和谐的乐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优化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直观、生动、形象地解析抽象事物和问题,通俗易懂地突破知识重难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运用多媒体 辅助数学教学 优化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今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步伐的加快,多媒体已逐步运用到教育的各科教学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数学学习是抽象和枯燥乏味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还能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能优化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与学双受益。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无知和顽皮的小学生,他们的活动容易受兴趣的支配,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力,激发求知欲,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把学生那些肤浅的潜在的需要变成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求,并不断地唤起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声、色、图、文等多种媒体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进入一个具有魅力、引人入胜的数学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猴王分饼”的动画故事。一天猴王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先把第一块平均分成4块,分给猴甲一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8块,分给猴乙2块;猴丙更贪,它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猴丙3块。猴丙开心地拿了3块。老师问:猴王这样分公平吗?这时,学生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问题情景之中,兴趣浓厚,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抢着回答,学生以极浓的兴趣投入了学习探索之中,变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索学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感知知识形成过程,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培养过程。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特别是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公式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必须借助表象进行想象,体会语言文字描述的内涵与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精心设计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充分运用教具、学具、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地展示图形的变化,使新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又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先出示火柴盒、牙膏盒、文具盒、木箱等长方体实物,然后用电脑中的“画图”来将它们一一画出来,再用画图软件中的橡皮擦等工具隐去它们的材质、图案、色彩剩下要研究的线性几何图形。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同样用“画图”来着色、闪烁等方式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个数;用三组颜色表示相对面、相对棱,用动画平移的方法将相对的面、相对的棱平移后完全重合,使学生认识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降低了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坡度,通过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反复思索,学生会深刻掌握和发现事物规律,在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