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7-2 20:45:53
|
只看该作者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习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将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C.石蕊试液遇二氧化碳变红 D.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木炭层产生一氧化碳
答案:A
2.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制干冰 B.灭火 C.制纯碱 D.制尿素
答案:B
3.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主要成分都可用CaCO3来表示的是( )
A. 生石灰,石灰石 B.石灰浆,石灰石
C.生石灰,石灰水 D.石灰石,大理石
答案:D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是( )
A. 灼热的焦炭 B.灼热的氧化铜 C.石蕊试液 D.石灰水
答案:B
5.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的是( )
A .氢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氮气
答案:C
6.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火焰是( )
A. 淡蓝色 B.蓝色 C.黄色 D.苍白色
答案:B
7.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A.CO2 B.CO C.H2 D.C
答案:C
8.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石灰水会变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浑浊 二氧化碳
CO2+Ca(OH)2= CaCO3↓+ H2O
9.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答案:蜡烛由上至下依次熄灭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一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溶于水的气体;在化学性质方面,CO有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性.一氧化碳中混有一定量的氧气或空气,点火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点燃前必须先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没有 没有 难 可燃性 还原性 发生爆炸 检验纯度
11.燃烧正旺的煤炉中由下至上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CO2 (2)CO2+C=2CO (3)2CO+O2=2CO2
12.根据一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是用排水法收集好,还是用排空气法收集好?为什么?
答案:用排水法收集好,因为CO密度与空气接近,不易将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且CO有毒排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
13.在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CO通过硬质玻璃管,一部分与CuO发生了反应,其余部分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又逸出.如果逸出的CO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势必造成空气污染.你能设计出哪些可防止CO污染空气的实验装置?
答案:将尾气用酒精灯直接点燃(或将尾气净化后点燃加热盛有氧化铜的装置)。
能力提高
14.下列过程中不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体的呼吸 C.木炭燃烧 D.煅烧石灰石
答案:A
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且二氧化碳充当氧化剂的是( )
A.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 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C.CO2在高压低温下变成雪状固体 D.CO2通入赤热的炭变成CO
答案:D
16.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答案:B
17.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答案:D 去除杂质应着重考虑除杂试剂和实验方法.除杂试剂的选择一般应注意以下三点;(1)专一性,即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2)试剂能将杂质转化成被提纯物质,(3)不引入新的杂质或生成的新杂质易于分离除去,因此除去CO2中的CO有两种途径:(1)让CO与某种物质反应,吸收掉CO,但不能吸收掉CO2,也不能生成其他气体;(2)将CO转化成CO2.注意:能将CO转化为CO2的途径有在氧中燃烧和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除去CO2中的CO时,为什么不选前者?
18.木炭粉、一氧化碳分别还原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则所需木炭粉、一氧化碳二者的质量比是( )
A.1:1 B.3:7 C.3:14 D.3:1
答案:B
19.用CO还原CuO,当mgCuO部分变红时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停止通CO,此时称得残余固体质量为ng,实验共用去wgCO,生成ag CO2,则最终得到Cu的质量为 ( )
A.4(m-n)g B.16w/7 g C.16a/11 g D.4m/5 g
答案:AC 解本题时,应注意三点:(1)“实验共用去wgCO”中“用去”不仅指参加反应,而且指作保护气的那部分CO,而不是实际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2)mg的CuO“部分变红”意味着mg的CuO并非全部参加了反应.(3)要用反应完全的物质或生成物的质量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
20.关于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H2→H2O;CO→CO2;C→CO2,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C.都能通过和单质反应实现 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的化合价的改变
答案:B
21.为了使鸡蛋保鲜时间更长,有人提出了四种方法:①放入冰箱中;②放入食盐水中;③放入石灰水中;④煮熟了保存.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
22.现将N2、CO和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②灼热的氧化铜;③澄清的石灰水;④浓硫酸(干燥剂).则第一次通过石灰水后,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经过浓硫酸后,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2和CO N2
2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图6-12进行实验,请回答: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Ⅰ.纸花变红;Ⅱ.____________________;Ⅲ.纸花不变色;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实验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紫花不变色 紫花变红色 (2)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水不能 (3)证明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产生酸 (4)CO2+ H2O= H2CO3
24.集满CO2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立桌面,片刻后移去玻璃片,将燃着的木条放至瓶口,会看到什么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答案:木条继续燃烧;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短时间内不会从瓶口迅速溢出。
25.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64%,将该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使其充分反应。求:(1)共得到多少克二氧化碳?(2)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
答案:(1)13.2 g (2)16 g
26.碳酸钙与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25%.在高温条件下煅烧此混合物,生成的气体完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称得石灰水的质量增重35.2g,试计算: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到0.01)
(2)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答案1)39.89(2)79.91%
27.某工厂用含氧化铁75%(质量分数)的赤铁矿石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在炼铁过程中,为了使赤铁矿石充分反应,通入了过量的一氧化碳。这些过量的一氧化碳也可看成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若反应后排出的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
(1)氧化铁(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
(2)该炼铁过程中所用原料赤铁矿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
(3)为了得到生铁,炼铁过程需要除去矿石中的部分杂质。如果不除去杂质,反应后所得到的产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将会是多少?(结果可用分式表示)
答案1)160 (2)80:73 (3)32.3%(或10/31)
28.(2010,黑龙江)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一个深洞,打算进去看看,但洞内很黑,有人提议用手电筒照明,有人说用火把照明。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赞同哪种提议?请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一:可用手电筒来照明.深洞内可能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可能引燃可燃性气体发生着火或爆炸,用手电筒照明比较安全.参考答案二:可用火把照明.深洞内可能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通过火把燃烧情况,判断二氧化碳的含量,避免发生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