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5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一课一练《质量守恒定律》习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22:4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
1.(云南昆明中考)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答案:D
2.李洪志在一次“法轮功”演讲会上说他可以用气功将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变成石油(由碳、氢、氧元素组成)。这当然是弥天大谎。请你用化学知识来批驳李洪志的这一说法是伪科学的______________。
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不可能把水变成含有碳元素的石油。
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轻。
解答:(1)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是由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氧化镁:2Mg+O2 → 2MgO
显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应等于反应物镁条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氧化镁的质量要比镁条的质量大。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之和,即氧化铜与水与二氧化碳质量之和。由于在加热的条件下碱式碳酸铜分解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都是气体,可以自由逃逸到空气中去,剩下的固体物质只有氧化铜,其质量肯定要小于碱式碳酸铜的质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22:42:11 | 只看该作者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1.doc (27 KB, 下载次数: 30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22:42:39 | 只看该作者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为_____________,一定不变的为_____________,可能改变的为 (    )
①分子的种类  ②分子的组成  ③物质的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⑦各原子的数目及原子总数  ⑧物质的质量总和
A.⑤⑥⑦⑧       B.①②③       C.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A  C
2.加热a g氯酸钾和6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cg氯化钾,则生成氧气质量为 (    )
A.(a+b)g         B.(a+b-c)g     C.(a-c)g         D.(b-c)g
答案:C
3.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    )
A.用催化剂将水变为油             B.人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氧气分子
C.人可发功将铁变成金             D.水可以灭火
答案:D
4.某化合物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的方程式为;4X+5O2 4NO+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
A.N2H2        B.NH2            C.NH4       D.NH3
答案:D
5.铝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则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 (    )
A.27∶32:102   B.27∶32∶59    C.9∶8;17   D.108:96:204
答案:CD
6.镁条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加热(内含空气),能正确表示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
答案:B
7.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
A.物质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元素种类       D.原子数目
答案: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质量和
答案:D
9.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生成4.4g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C
10.家用液化气化学成分可用CxHy来表示.现已知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xHy+10O2 6 CO2+8 H2O,则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答案:C3H8  44 g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
A.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B.小于铁丝的质量
C.大于铁丝的质量                    D.不能确定质量
答案:C
12.化学反应A+2B====C+D,5.6gA和7.3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在要得到0.4gD,所需A的质量为 (    )
A.5.6g        B.11.2g             C.14.6g      D.无法计算
答案:B
13.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16g,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
A.5:1         B.5:2               C.5:3           D.4:1
答案:B  用符号代替写出化学反应式:
A   +    C   D
10 g      mc      16 g
10 g+mc=16 g     mc=6 g
所以反应的C的质量为6g,剩余C的质量为4g,而B的质量不变仍为108.
14.某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氧气不足)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三种物质,这种物质的成分里 (    )
A.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15.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下列能量转换过程中,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是 (    )
A.用潮汐发电                         B.用电灯照明
C.用干电池作J电源                   D.用电动机带动水泵将水抽到高处
答案:C
16.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
(1)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盘锥形瓶口在微热前后均要用瓶塞塞紧,为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热时,若不盖上瓶塞,待燃烧完毕再盖上瓶塞,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偏高、偏低或不变)。
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①防止空气进入锥形瓶  ②使天平平衡,验证质量守恒
(3)偏高  因为不塞紧会使空气进入锥形瓶,反应物比开始称量的增加了。
17.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将如何变化?请作简单的分析。
答案:开始反应后,由于反应产生氧气,使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而MnO2的质量始终不变,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MnO2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MnO2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22:42:54 | 只看该作者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2.doc (34 KB, 下载次数: 3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22:43:18 | 只看该作者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3.doc (29 KB, 下载次数: 29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7-27 09:35:31 | 只看该作者
我绝对支持您,今日强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7-31 18:20: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18: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