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节外生枝” 演绎课堂精彩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经历、体验或探索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发表的见解,不同的思考角度、解决问题多样化的策略与方法,乃至错误的回答,有些往往出乎教师的预料,我们往往把这些现象视作“节外生枝”,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节外生枝”往往是学生们创造的生动的教学资源。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满足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的需求,使数学课堂演绎出应有的精彩。
一、妙用争辩,因势利导。
案例:教学第十一册《利息》,我给学生介绍银行存款的各种利息,突然,一学生对信息中一个数据提出疑问:“为什么三年期年利率为2. 70%,这里“0”有什么作用呢?”随即有学生小声嘀咕“一定是老师故意写错,让我们自己发现错误”,也有学生说:“我以前好像看见过这样的写法。”我索性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样写是否错了,你有什么理由证明?”然后通过举手表决将学生分成甲方和乙方,甲方观点:“这样写是错的”(许多学生为了表示自己有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和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便站在了甲方),乙方观点:“正确的”,争辩由此开始。
甲方首先发言:请问大家是否记得,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这里的0完全没有必要。
乙方:这里的0是用来占位的。(显然没有理直气壮)
甲方:前一阶段我们学百分数时,除不尽的只要保留百分号前一位小数。
乙方:可能银行里有规定要保留两位小数呢?
甲方:那为什么下面月利率又是三位小数呢?请乙方拿出证据来。
这时乙方中有人站出来:我妈妈在银行工作,我可以问一问。
……
反思:孩子们的发言实在是太精彩了,瞧同学们那头头是道的认真劲,我站在一边都为之感动,不禁为自己的这个即兴设计暗暗叫好。学生因为小数末尾的0应不应该写,而嘀嘀咕咕,于是教者因势利导,把问题抛给学生,在学生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虽然在本课例中争论没有得到最后结果,但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应用,问题意识得以培养,在这里,我们欣慰地看到数学的价值得以体现,教学也因此才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教学就是即席发挥”。现在的课堂,学生往往不顺着老师的思路走,甚至出现与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使得我们的教学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面对这些“奇谈怪论”,实在挑战教师的理智和智慧,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的挖掘呢?如果我们能积极捕捉其中的有利因素,把学生的发言看作为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资源,以学定教,就有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意外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