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0-4-6 18:37:00
|
只看该作者
公开课教案说明
本课教学在公开课教案和课堂教学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本课大局部教学时间都用来布置同学的操作活动,所以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组织教学问题。根据教材布置的教学进度,本课教学应该是在同学刚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此时的一年级同学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集中于学习活动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因此,为了引导同学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活动,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儿童表示欲强的特点,采用激励机制,分组竞赛,看哪一组活动的最好,对表示良好的小组用得红旗、得五星等方式予以强化;同时,还交叉播放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让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既适时调控同学的注意和自控力,又陶冶了同学的情操。
2.由于低年级小学缺乏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能充沛掌握教师的意图,甚至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不能完全领会,因而,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往往不能依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有时还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要求同学说、做、想的内容都和时进行示范、引导和指导,充沛发挥了主导作用。
3.形状知觉是物体知觉的组成局部,是儿童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而儿童对物体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的协同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同学进行观察、触摸、听讲、讨论、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同学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起来,让同学在动手、动眼、动嘴、动耳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4.在教材中,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概念揭示上是依照“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而教师在课前通过对本班的同学的调查分析发现,同学对上述几类形态物体的感知兴趣由强到弱、认识难度由易到难依次为: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因此,本课在教学过程的布置上打破了教材的编排序列,首先从同学最感兴趣的“球”入手进行教学,接着引导同学认识“圆柱”,然后认识“正方体”,最后再引导同学认识“长方体”。这样做,既符合同学兴趣活动的特点,又能够使同学依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展开学习活动。
5.知觉区分是形成具体概念的前提和基础,而是让同学顺利进行知觉区分必需选好概念的例子。现代数学理论主张,选用的概念例子既要有典型性,又要有广泛性,还要有一定的实用性。本课选的例子是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用这些例子进行教学,不只激发了同学强烈的观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兴趣,而且便于同学对例子进行知觉区分,为认识物体的特征奠定了基础。但是,本课所选用的例子数量不够充沛,类型也不够广泛。假如教师再多选一些例子,特别是选一些概念的反例,则更有利于同学进行知觉区分,更有利于同学形成概念。
专家研讨
“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系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具体概念教学的典型教例。本课的公开课教案和教学活动充沛体现了小同学学习数学具体概念的一般特点或规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所揭示的知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执教者根据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确定为具体概念的教学,这一目标定位既符合本课知识点的实质特征,又符合《规范》的要求,还符合低年级小同学学习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因此是十分准确的。
其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本课执教者以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关于具体概念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有关原理为指导,依照具体概念学习规律来确定本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师将本课教学过程确定为“观察物体──区分比较──提出与验证假设──笼统概括”四个阶段;将本课的基本教学方法确定为从概念例证认识到概念意义获得的概念形成法。这种布置是符合小同学习得具体概念的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实际需要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同学通常是在区分概念的正例和反例的过程中达到对概念意义的理解的,因此,教师在出现概念的例子的时候,不只要向同学出现概念的正例(如圆柱的正例茶叶筒、易拉罐等),还应该向同学出现概念的反例(如圆柱的反例粉笔、削过的铅笔等),这样,可以协助同学更加有效地进行知觉区分,更明确地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实质特征,以达到对概念意义的掌握。
此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本课执教者除了依照具体概念习得的一般规律组织教学以外,还充沛兼顾了小学低年级同学的心理活动特别和素质教育对小同学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意识的教育以和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的教育等教育理念渗透在数学概念教学之中,使同学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又受到一定的熏陶和训练,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最后,尚须强调的是:对小学低年级同学来说,数学概念往往比较笼统和枯燥,要理解概念的意义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学习活动往往难以耐久地顺利展开。为了防止同学在学习数学概念过程中容易出现动机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者还运用了适合小学低年级同学心理特别的游戏法和竞赛法组织教学,让同学在“玩”中学、在“乐”中思、在“赛”中比、在“比”中做,为小同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明了有利条件。
总之,《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的执教者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同学学习具体概念、如何引导同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同学愉快地、主动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积累了良好的经验,为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