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0-4-6 18:31:00
|
只看该作者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1.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这条思路展示的纵线结构是:联系生活,谈话引入教学8、9的基数含义(教学主题画,展示同学课前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用8(9)个学具摆图形)教学8、9的顺序(利用计数教具教学8、9的顺序,利用直尺图整体认识0~9的顺序)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利用点子图比大小,看数比大小,用关系符号写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教学8、9的序数含义(做改编题,评价同学练习)。
由于教师对整堂课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合乎逻辑的教学思路,使同学对8、9的认识沿着一条由浅入深的通道缓缓前进,每跨一步都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如教学8、9的基数含义时,同学通过收集生活中数“8、9”的活动,对8、9的基数含义就有了一个难以忘却的记忆,它将持久地贮存在大脑中。
教师的逻辑思路也直接影响着同学的思维,使他们在教师的这种久而久之的教学中,逐渐学会如何有条理地进行考虑。
2.注意创设让同学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情境。让同学有胜利感。
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教学活动,让同学课前收集如下信息: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和9的?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了课外,使每一位同学在收集有关“8、9”的信息活动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9的基数含义,感知了“8、9”符号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又将同学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让每个同学感到自身是胜利的。
3.注意提出推理性问题,引导同学积极考虑。
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同学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本节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探索性、推理性的问题。如:当同学数出3张点子图上的点子数是7、8、9时,教师马上提问:“怎样数,能很快得出卡片上的点子数?”又如:比较7、8、9中任两个数的大小时,教师提问:“从这3个数中选出两个,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你能选出几组?”这样的提问,给同学提供了一定的考虑空间,使同学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推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