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0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优秀教案和反思(力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8: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生活中连续行为,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2、知道 10 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会读算式,并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丰富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笼统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培养同学自主学习,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
(三)、态度、情感、价值观
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提高儿童数学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三、公开课教案
(一)复习引入
师:让我们先进行口算。听清要求,先用手势表示卡片上算式的结果,然后
继续听要求大声报数答案。
2+4(再加 3 )      9-2(再减 5 )   
6+1(再加 2 )     10-4(再减4)   
3+4(再加1) 8-2(再减3)
师:小朋友们算的真棒!都会正确的计算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加减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8:26:00 | 只看该作者

(二)探究新知
 1.连加(依次媒体演示)
( 1 ) 师:听,什么声音?(图 1 )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小鸟。(图 2 )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2 + 3 = 5
师:(出示图 3 )观察的真仔细,睁大眼睛,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又飞来了 1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5 + 1 = 6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幅图连起来一块看。(演示)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在小组里轻轻说。
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又飞来了 1 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鸟?
师:你能列式吗?
生:2+3+1=6
师:讲的真好!(示范读法)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 。(同学跟读)
师:谁再来试一试。
师: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 ,你是怎样运算的呢?(根据同学回答板书)   
生: 2 + 3 = 5 5 + 1 = 6 所以 2 + 3 + 1 = 6   
2+3+1=6
5
( 2 ) 出示: 3 + 4 + 2
师:这个算式中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哪个小朋友会编?
师:你是怎样算得?
生: 3 + 4 = 7 , 7 + 2 = 9 所以 3 + 4 + 2 = 9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把三个数合起来。
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 3 )模仿练习
师:谁来算一算(卡片)
5+2+1= 2+3+ 2 =
师:下面老师要求提高了,听清了,把先算的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用手势直接表示最后的结果,行吗?
4+2+3 2+3+5 6+2+1
 2.连减
师:学得真棒!小朋友们已经会算连加题了,猜一猜,有连加算式,那还会有什么算式?
生:连减。
( 1 )师:那么连减的算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根据这 6 只小鸟编连减题吗?
同学自由编题,并列式。
师:你是怎样算得呢?
生: 6-2-1=1

( 2 )模仿练习
师:完整说过程
9-3-2=
用手势直接表示结果
7-2-4=  8-5-1=  9-2-4=
 3.连加、连减对比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自身找到了连减题的算法,请你看看,连加与连减题
各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自由交流,补充小结)
按从左往右的次序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8:26:00 | 只看该作者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练习
师:这 8 个算式,只要算出结果就显示了学校的电话号码,比一比,看谁第一个得到号码。
2+1+2=    10 -2-2=    5+1+3=
9-1-3=    8-2-5=    1+4+2=
10 -3-2=    2+2+2=
2.看图列式


3.加深练习
2+( )+3=10  7-( )-3=1  ( )-3-2=4
  师:你是怎样想的?
4.独立练习
( )+1+4=7  9-4-( )=0  ( )-2-3=2
5.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学得怎么样?
6.拓展练习
填数:把 1 、 2 、 3 、 4 、 5 这几个数填在方格中,使每行3个数的和等于10。

板书: 连加,连减
2+3+1=66-2-1=3
5
4
从左到右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8:26:00 | 只看该作者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根据同学的年龄特点,通过同学生活中饶有兴趣的情节,让同学联系情节的发展过程,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式。感受数学知识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同学已经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对生活中感兴趣的情节发展有初步的分析能力。教材将连加、连减一并进行教学,有利于连加、连减的对比,掌握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巩固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为下一课加减混合计算做好准备。因此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认知——开拓思维”四个环节,力求以教材为基础,以同学有兴趣的情节为依托,拉近同学与数学的距离,让同学在具体的活动中探寻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充沛拓展同学的思维空间。
  通过这节课的两次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教师的教学不但要有效,更要向高效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本课的复习引入阶段,我第一次教学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开小火车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看看这列火车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呢?”然后 25 个小朋友每人算了一道加法或减法题。这样的设计,外表看来练习题较多,而所花时间较少,但是同学每人也只是算了一道题,并没有真正达到练习的目的。于是,在第二次教学中进行了修改,“小朋友们,仔细听好老师的要求,先看卡片用手势表示结果,然后继续听题,响亮地报出得数。”我一共抽了 5 张卡片,报了 5 道题,合起来也只不过是 10 道题,但对同学来说,他们每人都算了 10 道题。比第一次的练习量增加了很多,达到了教师预设的复习引入的目的。又如,在从连加过渡到连减的过程中,原先是这样设计的,“我们已经认识了连加,那猜一猜,还会有什么题呢?”“你能将这道连加题改编成连减题吗? 6+2+ 1 ” 这样的过渡有些僵硬,同学在老师设计的框架下思维并没用得到真正的发展,没有创新。因此,我将原设计修改为,“小朋友们猜得真准,那么,你能运用这 6 只鸟来编连减题吗?”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同学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发挥各自的想象,不但编出了连续减两次的连减题,甚至编出了鸟儿全部飞走的连减题。“树林里原来有 6 只小鸟,飞走了 2 只,又飞走了 3 只,又飞走了 1 只,现在还剩几只小鸟? 6-2-3 -1= 0 ” 同学通过自主探究,很快就掌握了连减题的特征,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期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同学创设好情景,为同学设计好实践的过程,让同学在自主探究,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学会数学,学好数学。我们教师在设计的同时要多位同学考虑,要考虑到他们的进步和发展,让我们的教学真正有实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3 09: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