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5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公开课教案(力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
  二、教学准备
  同学:课前收集资料
  教师:课前收集资料
  三、教学目标与战略选择
  新一教材上并没出现《生活中的数》单独一节课的内容,而是把这个内容分散在学了6和7的认识、6和7的加减法和11~20各数的认识后出现了一小块的生活中的数这个内容。本着为了让同学更好地体验数学在我们身边,感受数的活力和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我把这三小块的内容合并在一起上一节《生活中的数》。
  从同学的情况看,平时在接触一些生活中的数,但仅是一种无意识的、随意的接触,同学对生活中的数认识是不深刻的,处在一种随意注意状态。基于以上认识和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收集生活中的数,经历收集生活中的数,培养同学选择、收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能更好掌握20以内的数,更好地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培养同学的数感。
  3、课堂中通过交流自身收集来的信息,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4、通过收集信息,同学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同学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本节课我以教材上的内容为基线,根据课改理念,结合同学的实际情况,安排同学课前收集生活中的数并用贴图、画图或文字说明等形式表达出来,再在课堂上交流自身收集来的数。这样就能使原本单调的、信息量较少的数学学习变得空虚、丰富、生动、有趣,也能提高同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同学初步认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数学是很有用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四、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谈话:你们会背儿歌吗?我也会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是非常有趣的数字儿歌,你们猜猜看?
  2、生猜。
  3、出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4、找一找、说一说
  (1)是不是跟数学有关?
  (2)里面有我们很熟悉的数,找一找都有哪些数?
  (3)汇报:生讲电脑出示数字娃娃。
  5、用数字介绍自身
  (1)今天我们作为主人能用数字朋友向后面的客人介绍自身吗?
  (2)生介绍
  6、出示课题:小朋友用数字朋友很好的介绍了自身,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出示课题:生活中的数)
  二、交流介绍数
  (一)交流同学自身收集来的数
  1、上星期老师请小朋友收集生活中的数,你们收集到了哪些?
  谁愿意介绍你收集了哪些生活中的数?
  2、生介绍
  3、小组交流信息
  (1)要求:要先布置好谁先说、谁接着说。
  说的小朋友要清楚说出自身的意思、没轮到说的小朋友要认真听。
  (2)小组交流
  (3)再次小组交流:在你们小组里选择一个最好的介绍给别的小组里的小朋友听。
  
  通过让同学猜老师会哪一首数字儿歌,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拉近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同学能更快进入角色,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让同学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数:(1)让同学体验胜利的喜悦;(2)同过全班同学的交流,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是很有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8:25: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4、全班交流信息,交流好了后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二)介绍老师收集的信息
  1、引:小朋友们表示真不错,有些小动物看小朋友表示这么好,他们也来凑热闹了。(电脑出示)
  2、看一看、数一数:来了几个小动物,它们都是谁?
  3、你们想先看谁?(随同学的喜好逐步出示)
   
  用小动物来补充同学所没涉和到的一些生活中的数:(1)这样就能使原本单调的、信息量较少的数学学习变得空虚、丰富、生动、有趣;(2)通过小动物带来一些生活中的数的形式,符合同学的年龄特征,激发他们学的愿望和兴趣。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三、 感受体验数
  1、问:我们生活中的数多吗?生活中没有这些数行吗,为什么?
  2、同学说感受
  四、体验数的用处的不同
  1、黑板上有几幅图?(15)
  2、第15幅是哪一幅?
  3、这里都用了15,它们的用处一样吗?
  4、师介绍:其实生活中的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你看身份证、信用卡上的数都是不一样的,其实数还有不同的用处,小朋友有兴趣,下课还可去研究。
  五、小结: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你开心吗?
   通过评说:“生活中的数多吗?生活中没有这些数行不行,为什么?”体验数学的价值--数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的数很多,数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没有这些数是不行的。
  五、 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交流数
  师:上个星期,老师请小朋友收集生活中的数,你们收集到了哪些?谁愿意介绍你收集了哪些生活中的数?
  生1:(举着画)我家住在万松花园4幢一单元402,欢迎大家到我家玩。
  生2:(举着画)我今年8岁,所以蛋糕上插了8只蜡烛,我这个蛋糕80元。
  (同学兴趣很高都想介绍)
  师:你们都想介绍每个小朋友都介绍时间不够,怎么办?(生指出在小组里介绍),那就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说之前,可以听听老师的建议吗?
  要求:(1)介绍时要商量好说的顺序。
  (2)说的小朋友要清楚说出自身的意思,没轮到说的小朋友认真听。
  (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下面我们再以4人为一小组看一看、比一比,选一个最好的让别组的小朋友和老师也来欣赏欣赏。(小组再次交流)
  师:选好了吗?举起你们的画,下面就看你们的表示了,谁愿意先来介绍?
  生1:我画的是神舟五号,发射时倒计数10、9、8、7、6、5、4、3、2、1、发射。
  生2:我画的是营养餐,有800克,1斤多重。
  生3:我画的是信箱,信箱上有数,101、102、201、202等。
  生4:我画的是电风扇,上面有1、2、3,有的电风扇1档最大,有的电风扇1档最小。
  生5:我画的是我爸爸的车,车牌号是6281,买过来31万呢!
  生6:我画的是12路公交车,我知道还有1路、2路、11路公交车。
  生7:我画的是信封,寄信时我们要写上邮编号码,我们瑞安的邮编号码是325200。
  生8:报纸上也有很多的数,有日期2003年11月12日,有新闻热线电话8008577599、65814222,我把它们剪下来贴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8:25:00 | 只看该作者

六、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实施情况看,课堂实施与原先的公开课教案是比较一致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主要体现于以下两点:
  1、效果得益于“跳出”--跳出教材框框
  刚开始备课和试教时,我打算充沛利用教材,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出示幻灯片让同学说一说,但一节课下来显得很单调、信息量很少,体现不出生活中数的味道。于是我开放教材,跳出教材的框框,课前安排一个“找生活中的数”实践活动把同学放到社会生活之林中去,让他们先找些“野食”吃。这样,课前在准备过程当中积累的素材多了,同学的学习效益大大提高了。同学在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身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
  这个“跳出”战略,体现了现代科学“系统论”的理论。系统论认为:系统只有开放,不时吸收外界的信息,才干使自身“有序”。而通过开放教材、走出教室,使同学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同学所收集来的信息是方方面面的:有的收集的是爸爸的车牌号码;有的是门牌号;有的是信箱号码;有的是邮编号码等等。远远超出了教材上所提供的。这样就使同学向更“有序”的方向发展。
  “大开眼界”的我也有了一点想法:给小朋友一些机会,让他们自身去体验;给小朋友一些条件,让他们自身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身去找答案......。相信同学,多给同学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2、快乐来自于交流--满足同学想说的欲望
  同学通过课前收集信息,并用贴图、画图或文字说明等形式表达出来后,他们带着自身的作品来到教室。这时他们非常渴望介绍自身的作品,并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同与赞赏,这种欲望正是同学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于是,在课堂中我就顺应同学的强烈的内心需求,给他们充沛的时间来介绍自身收集来的信息布置了“交流数”这个环节,从教学情况可以看出全班同学都介绍了自身的作品(有的在小组里介绍、有的向全班小朋友介绍),在他们介绍时也不时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从他们的满足的眼神中、面带笑容的脸上,看出他们在这节课中是快乐的,他们的学习需求是发自内心的,他们说的欲望、胜利的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堂生动活泼、充溢生命活力的课,它的教学活动过程,实际上也正是同学们的这些欲望不时得到满足、调节、提升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18: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