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班主任教育叙事 写在毕业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09:4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蛮负责任的老师,高举着“为你好”的旗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俨然一个旧时代不苟言笑、不近人情的私塾先生。每每学生见了我,总是低头闪过,实在躲不过就毕恭毕敬喊一声“老师好”。我不去思考这个余威背后的内容,单从他们每次考试排名不错的成绩,就理所当然地觉得,这一切,都没有错。我跟学生之间那千年不越的距离,也属正常。

恰好有机会跟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花花老师一起搭班。五年级刚接手的那学期,据孩子们说那时的我是令人讨厌的,虽然不打不骂,但那个严厉的眼神足以在五米开外置人于死地。具体的就不说了,羞于出口。不过这里面的收获也是不容置疑的,我用了一学期的时间,为这个来自五个班组合起来的班集体进行了融合,训练出了一系列语文学习习惯。首先是书写,开学第一次见面,我送给他们一句话:提笔即练字。此后我照此要求一路坚守,每天的家庭作业必定亲自检查,任何人有任何书写不认真的情况必定重写,到最后让他们觉得实在是找不到缝隙可以乘凉,一个个都从了。一个连家庭作业都能写的很认真的孩子,他的学习态度就算是基本端正了。其次是预习,我喜欢用一课时讲课文,节省出时间再额外找些文章跟孩子们共读。但一课时讲课文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预习充分。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哄吓诈骗外加检查,终于又逼出了课前预习的习惯,其实都是些基础的要求,但在农村学校这类不动笔的作业一直就很难执行。同桌二人配合带字典和词典,开讲之前,读熟课文,梳理文脉,查清生词。及至六年级,有不少孩子甚至会发散性地提前查到跟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课外知识,有些甚至是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听着他们上课滔滔不绝的讲解,我收获的不只是感动。再次是课外阅读,每晚坚持半小时。我会不间断地检查读书情况,虽然心里没底,但我知道,一大半孩子都坚持下来了,两年,每晚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那该是一个多么丰厚的积淀啊。再有就是积累,他们手里都有一本硬面抄,五年级一直用到六年级。扉页上有自编的目录,什么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成语归类、古诗名言集锦、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我的作品、我读过的课外书、我写错过的字……其实就是平时学习过程中一点一点的积累进去的东西,两年了,沉甸甸的。孩子们对这个本子更加爱惜。有不少同学甚至会因为磨旧了而重新买了一本,又把之前的内容工工整整地重抄一遍。这样的一本积累,远没有书店里的任何一本知识集粹来得全面系统,但它里面蕴含的温度,只有孩子自己能感觉到。我还用了大量的时间跟他们一起朗读,试图让他们感觉到纵情朗读以后周身舒畅的淋漓感,让他们爱上语文。到了六年级,我常常会对他们说,再把某篇课文读给我听听吧,让我重温一下。于是他们欣然接受,就像大人满足了孩子的一个小小心愿。好习惯就像一双翅膀,能让孩子们在飞翔的时候,感受到更多的乐趣,更能让我省心省力。

都是题外话,其实我想说的话却说不出来,只好先得瑟一番以镇定情绪。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严厉而造就了今天的他们,或者如果我像现在一样亲和一些,会不会效果更好。但我分明的感觉到,这两年真正让我开心的远不只是孩子们学习上的事,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一个一个一点一点靠近了我。现在在校园的任何一角,只要看到我他们都会故意的、大声的喊出来:王老师好!那几个高我一头的男生格外如是。而我,也肆无忌惮地冲着他们龇牙咧嘴。有时候一个人静思默想,早这样多好啊,非但没有影响成绩,还能有暖暖的幸福感。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这样的呢?是那次作文课?是那个冷笑话?还是那一词求助?总之,是真的不一样了。也许是四十岁以后,人老心善了吧。

六年级下册有篇作文,要求毕业前给老师写封信。我都是不加限制地随便他们写给谁,以往绝少有孩子写给我。唯有今年,我的点击率居然大大超过了心爱的花花老师。我的转变有一部分是受花花老师的影响,没想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花花老师失落了好半天。有一个蛮调皮的孩子在作文里说:王老师,等我以后有钱了,我一定会来看您的!哈哈,我老有指望。

趁他们写作业的时候,我在行间巡视。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我在想,他们那小小的快乐的心田里,会不会感觉到,那个时候,有一个人,正在看他们,在时光滴滴答答的流转中,在毕业的季节里,心有不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2: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