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精彩案例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学新课标,无论是在前言部分,还是在目标部分,都多次提到了让学生“经历……的过程”。如何理解该理念,落实此要求?本人愿结合一些实例谈点体会,并求教于同行。
一、学生有需要吗?
[案例1]两节公开课,都上《简单的统计》。其间都有让学生走下座位采访听课老师的环节,但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不一样。
A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刚才已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荤菜口味的统计,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吃炸鸡腿。可是同时吃饭的还有我们的老师呀,成人的口味是不是和我们儿童的口味一样呢?大家说怎么办?(学生马上建议去采访老师)
B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刚才进行了一些统计活动,现在你们看,台下有很多老师,你们敢去采访他们,对他们进行一些统计吗?小组商量一下,我们可以去统计什么?”
同样是下台采访老师,一个是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去采访和统计,一个是为了统计而去统计,哪一个效果更好呢?还是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从需要开始吧!
[案例2]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教师先进行了一些割补的渗透。尔后出示一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求面积,求到面积后,也有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

A过程
(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了底和高的数据。)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生:我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拿着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演示)拼过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
师:小组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面积呢?
生:(讨论、汇报略)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
生:底乘以高。

B过程
(平行四边形纸片,没有给出数据)
师:谁说说你是怎样求的?
生:(汇报同A过程,加了一些进行测量的话,略)
师:好!你们都会求了!那再试试桌子上的第二块平行四边形纸片,它的面积是多少呢?看谁最快。
(生继续剪拼、测量)
师:谁再说说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做的?
生:(汇报略)。
师:咱们再比赛,看谁最快地求出第三块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
(生继续剪拼、测量,有个别同学开始不剪,直接测量了。)
师:这位同学最快,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快?
(生回答,意思是不要剪,直接想象出长方形。略)
师:你在脑海中完成了拼剪的动作。好!再来一次,求出第四块的面积,看谁最快。
(大部分学生不再去剪拼,而是直接测量了。)
师:好!大家都快起来了!你们是怎样做的?
(生汇报略)
师:那也就是,只要测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生:底和高。
师:为什么呢?
同样是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得出的,另一个是在情急的状态下,急中生智,由学生自己想出来的,由于需要而主动地进行了比较,发现了规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过程,就要多一些这些“迫切需要”的情景!
二、学生在体验吗?
[案例3]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
A教法
(先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拿出你的长方体,观察一下它有几个面?面又有什么特征呢?
(生观察,并汇报)
师:再看看,它的棱又有何特征呢?
(生继续观察汇报)
师:长方体还有几个顶点?
生:8个。
师:谁来完整地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B教法
(先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好!同学们都认识了长方体,那你能用橡皮泥做出一个长方体吗?
(生动手做,并展示、汇报和交流)
师:大家的长方体作品真漂亮。(出示一长方体框架)这是一长方体框架,你们有本事,也能把它给做出来吗?
(生动手做,并展示、交流。)
师: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刚才用了几根小棒,用这些小棒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几个点呢?
(生汇报交流,师板书棱的有关特征。)
师:冬天到了,你能象老师这样,给框架穿上衣服吗?(出示一个用纸做面,包好了的长方体)想想看,应用剪刀剪出怎样的纸片?
(生操作、汇报、交流)
师:刚才剪出的纸片又有什么特点呢?
通过观察去认识与通过体验去认识,认识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参与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留下的印象更是不一样的。
[案例4]《年月日》的教学
A教法
师:同学们,拿出你的年历卡。数一数看,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又有多少天呢?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又是30天呢?
B教法
师:同学们,你知道一年有几月,一月有几天吗?
(生汇报略)
师:真好!继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后,上海申办世博会又取得成功,全中国人都在期盼着2008年和2010年的到来,你能把2008年或2010年的年历卡提前设计出来吗?想想看,应注意些什么?
(老师提供出2008年和2010年的元月1日是星期几的数据。)

学生头脑中已有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如其让他们再对着年历去观察、去发现,还不如让他们先把已有的知识运用起来,在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中去感悟、去体验很多新的知识点。

三、能再创造吗?
[案例5]《分数的意义》教学练习
A练习
1、 是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的数。
2、判断:把一个苹果分成8份,其中的3份,占苹果的 。
3、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整个图形的 吗?(图略)

B练习
阴影部分是 吗?说明理由!
你能在下面的图形中表示出更多的 吗?


理解,是重要的。能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能够让知识不断地生成和发展,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
[案例6]《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练习
A练习
1、求下面各三角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底 5 18 9 21
高 4 20 6 8
面积
2、下列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各个不同的三角形,给出底和高。图略)
B练习
1、你能画几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试试看?
2、你能设计出几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吗?试试看?
代入数据的运用,与创造设计的运用,哪一个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更有帮助呢?
[案例7]《圆柱体》教学总结
A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哪位同学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整地总结一下?
(生总结略)
B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真棒。可惜今天张强同学生病缺席了,你们愿意通过电话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告诉他吗?
生:愿意!
师:那想一想,怎样讲,才能让张强同学脑海中一下就能浮现出圆柱体的形象呢?还有哪些注意点要转告他呢?
知识不能简单地复制到脑中,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表达出来,教师需要不断地提供机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5: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