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反思
《气压带和风带》是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它在《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的课堂反映和作业情况来看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反映本节较难。本节由于前后知识衔接紧密,需要比较扎实的知识准备,所以学习能力不佳的学生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分析学生课堂表现,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1.没有掌握热力环流原理和风向形成,对单圈环流及三圈环流的形成感到困惑。
2.对前后知识点没有有机的联系,未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对课文设置的知识点的逻辑顺序不清楚。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全球高低维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调节和再分配,学生对于其知识内涵不能准确理解。对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点没有总体把握。
针对学生出现的以上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指导:
1.做好知识铺垫,关键知识点再现,建模(热力环流的思维导图):
2.在本节课的教授中,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产生和移动等知识点的讲解是以“逐步假设——层层递进——接近现实”。
3.在实际审题过程中,把关键信息符号化,会读示意图。
通过对本节知识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进,学生不再觉得气压带、风带那么难学了。通过把复杂知识点分解,做知识的铺垫,再从细处入手,层层递进,各个击破,学生逐渐理解学习过程,感受到逻辑思维的乐趣,同时也加强对元认知理论的有意识的训练,效果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