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5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设计B
主要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笑笑要去车站接同学欢欢,欢欢打电话来说明天7:00到站。可一放下电话,笑笑却不知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去接欢欢。小朋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清楚是上午7点还是下午7点,借此复习(讨论)普通计时法。〕
二、你听到什么
播放广播报时音。同学们刚才听到播音员所说的“19点”、“19点30分”、“22点15分”等在钟面上能找到吗?播音员所说的也是一种计时法,现在我们来学习这种新的计时法。
三、学习新课
(一)直观感受。
师:“一日”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给同学演示教具,引出24时计时法。)
(二)引导同学讨论。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怎样转化?0点和24点是不是同一时刻?
(三)根据同学的回答教师小结(板书填表)。
四、实践应用
出示一块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商店营业牌。
营业时间:上午9:00—下午6:00
1.这个牌子上的时间是什么计时法?这家商店的营业时间是几小时?(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并板书。)
2.这家商店想换一块用24时计时法表示营业时间的新牌子,谁来设计?(让同学写在准备好的纸牌上,全班交流。)
3.指导同学列式计算营业时间。
五、课堂练习
适量布置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相互转换和求经过多少时间的练习题。
点评:同一课题、同一教学内容与同一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采取不同措施和方法进行教学,这种“一题多式”的教学尝试,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很有益处。本课公开课教案正是“一题多式”的好例子,真可谓“殊途同归”!
我们先看设计的“引入”环节。两种设计都采用了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激发同学探究欲望切入。例如“设计A”利用儿童喜欢看电视的特点,通过看电视节目单发现节目单上出现的时间表示法过去并未见过,即使见过也不清楚是何意思,于是发生了这种计时法究竟有何特点、好处、用在什么地方等疑问,从而急于想探索。而“设计B”则是通过“接人”而无法确定是上午7时还是下午7时这一简单事实制造悬念:不加“上午”或“下午”又该如何表示呢?两种“引入”的设计,都让人感到自然贴切,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设计的第二局部是教学的主体。作为主体,两个设计均注重了引导同学探究24时计时法的特征和与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换关系,但具体操作却各有特点。“设计A”依据本课的教学重点给出题目,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扣紧“24时计时法”和“转换方法”进行交流。交流的基础是同学考虑的结果。突出“0”点,尤其是用直线说明昨天、今天和明天,把“时间的流淌”、“一去不返”等亘古至今不变的哲理直观地表示出来。“设计B”则是通过周而复始的时钟走动演示,揭示出一日有24时,进而讨论与“普通计时”的区别和其转换方法,并通过“列表”进行比较。两个设计都较生动地展示了同学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体现了教师的角色转变方式。
另外,“设计A”在小结时提出了如何合理布置时间这一同学每天都面临的实际问题;而“设计B”则通过实践活动让同学了解商店的营业时间、设计商店的营业时间牌。虽然“结课”的要求各不相同,但都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和新知学习,潜移默化地对同学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