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5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师(在黑板上写1、2、3、4这四个数):可别小看这四个数,它们可以有很多的变化!你能用1、2、3、4组成的数写几道乘法算式吗?看谁写得又多又快!
(同学可能写123×4,124×3,234×1,413×2,有的也会写43×12,13×24,23×14……)
师:根据这些算式的特点,你们能给它们分类吗?
(一类是有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类是乘数都是两位数的乘法。第一类已经学过了,请同学从第二类中任选一题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算的过程。)
师(指着后一类):这些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启发思维,自主探索
师:“43×12”是两位数乘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用两位数乘法解决的问题,如,王老师每个月交43元物管费,计算一下一年王老师需要交多少元物管费?
(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元,再说说是怎样想的。)
师:大家估计了很多数,也都说了自身的想法。那么,怎样判断哪个数比较接近正确答案呢?请同学们算一算43×12,看看计算结果与自身的猜测是否相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设计意图: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笔算前先估算,提高同学的估算能力。引导同学探究用估算的方法能不能解决问题,激励同学由估算转向“精算”,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
师:刚才看同学们做题,发现许多同学已经想出了好算法。同学们可以先和同桌互相说说你的算法,然后相互比较一下。
(教师把同学的算法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连加;第二种是连乘;第三种是拆数。让同学说说这几种算法中自身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同学会认为“连加”的方法比较麻烦,于是把焦点集中在“连乘”和“拆数”上。此时,教师相机引导同学进行计算方法的辨析与发现。)
师:请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计算“17×13”。
(实际计算后同学感觉到“连加”算起来太麻烦,“连乘”的方法也用不上。这种认知抵触有助于激发同学积极考虑,探索最佳算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究笔算方法(教师边引导边板书)。
(1)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与“拆数法”计算。
拆数法:43×2+43×10=516
找一找:43×2是竖式中的哪局部?
43×10呢?
(2)竖式中的第二个局部积是43吗?为什么?
(求第二个局部积时,因为“1”在十位上,所以是求10个43是多少。因此第二局部积应对齐十位写。这样强调,有助于同学在以后的计算中减少因对位错而整题做错的情况。为计算简便,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
(3)老师完整地写一遍竖式。运算步骤边写边提示:先算个位上( )×( ),再算十位上( )×( ),注意数位对齐。最后两个得数加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