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5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四、 拓展延伸
谈话:同学们都喜欢过生日,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已经14岁了,才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追问:出生在2月29日的人怎么好几年没过生日呢?为什么有闰年和平年之分呢?
谈话:请同学们打开“平年闰年”网页,了解相关知识。
练习:分别说出以下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4年 1996年 1989年 2100年
谈话:大家都知道自身的生日,你知道家长的生日吗?你准备怎么为他们庆祝生日呢?请同学们课后了解一下自身家长的生日,并制订一个为爸爸妈妈过生日的计划。
五、 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的“生日快乐”活动中大家肯定有很多收获,假如你还有什么疑惑,可以在网站留言,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知识,可以到“课外资源”中去学习探索……
总评
“生日快乐”这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充沛利用网络这一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为同学提供了生动的学习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同学在独立考虑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展了多方面的能力。
1. 为同学提供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源。借助直观教学手段协助同学理解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本课的设计,把大量的图片、动画等资料整合在同一个网页中,让同学接触尽量多的有关年、月、日的资源,提高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2. 鼓励同学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同学自主参与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同学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网页,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究。本课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把生日提示写在留言板上、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统计图的制作等,既保证了同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又提高了同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能力。
3. 引导同学开展积极的讨论与交流。课堂教学中,布置同学对一些问题进行适当的讨论与交流,可以深化同学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也可以使他们在讨论与交流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思维的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更有效地组织讨论提供了便当条件。如:在生日竞猜这个环节中,由同学自身在电脑中输入自身的生日提示语,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既加深了同学对年、月、日有关知识的理解,又发展了同学的推理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