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0:27
标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分米和毫米一课重点是使同学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表象,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都能比划出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并能很快地说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大局部同学也能正确利用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但仍有一小局部同学不会灵活运用,还有个别同学不认真审题。如黄瓜长2( ),在认识厘米和米时,也曾有类似题:黄瓜长25( ),却不假思索地填上了“厘米”。
同学在头脑中对四个长度单位都有所感知,也建立起了分米、毫米和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但多数同学仅仅停留在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遇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物体的长度中就缺乏了解决的战略。
课后,我突然想到了一则关于长度单位运用错误的笑话: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于是我拿出来让同学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刚读了两句,班中便发出了“啊”的惊讶声,读到最后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故意疑惑地问:“笑什么呢?”同学马上按捺不住了,“2分米长的床只有两个这么长,怎么睡人呀!”“1厘米的牙刷这么长,那只能小人国的人用了!”……纷纷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对呀,你们在选择单位时,可要注意了,可以用我们身边的“尺”,比方“一庹”、“一拃”、“一步”等来比划一下,看看自身填得是否合理。”
这样,同学在比划和说理想结合的过程中,拉动了同学的思维,而且更深刻地明白自身就像随身带了一把尺,可以随时进行估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0:27
《分米和毫米》一课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编排的内容很空虚,由于有较多的同学操作活动,又是一节低年级数学概念课,所以把这一课上扎实上好不容易。没方法,我查阅资料和有关信息,得到一下四点:
一、导要“简”:
本课教学环节若不紧凑教学内容肯定完成不了,因此应在如何“导”得快、简、趣上动了脑筋。比方设计这么一个场景导入本课,根据活动区门口的身高标示问同学:你能进去玩吗?从而引出学过的长度单位。这里通过创设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孕伏对同学观察能力、规则意识的培养,充沛考虑同学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
二、教要“精”:
同学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同学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同学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老师的教就要体现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精心设计问题、精要讲解上。如:在引出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后,设计“1分米到底有多长?” 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比划)、找一找(举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加深对分米认识,丰富了同学的感知,最后小结“现在你知道1分米有多长了吧!”。如此老师教给了同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要“精”也体现在小结中,新知探索结束后“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新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哪几个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几个长度单位还可以用字母m,dm,cm,mm来表示”协助同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强化了重点,使同学对本课内容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和准确的掌握。全课结束后以“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让同学自身梳理了所学重点内容。
三、练要“实”:
本课教学中参与面广,活动量大,重在动手操作,实践中体验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往往让同学真正动起来后,时间成了难以掌握的因素,我犹豫过、担心过,但课堂教学要扎实必需是同学“练得实”。这节课该同学动手的,尽可能不代替代替。如:用同学尺丈量学习用品、用米尺丈量桌椅、丈量线段等每个同学都动起手来。书上的练习一题不落全在课堂上解决,训练过程中力求扎实,但由于时间还是紧张,我在个别题目的反馈时显得有点匆忙。
四、学要“活”:
整节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同学在活动中感知,同学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学习,可以说学得比较“活”。如:同学经历估一估、量一量、剪一剪,同时通过运用了“猜想——验证”的学习方法,拓宽同学的思维空间。在沟通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时,让同学看老师用米尺画线段,从0刻度画到20刻度线,这条线段长几分米?那么画到30刻度线处是几分米?然后放手让同学想一想:这把米尺的长度有几个1分米呢?填一填1米=( )分米。这是一个让同学自主学习过程。在认识毫米时,让同学丈量数学书的厚度,激起该用什么长度单位的矛盾心理,不急于让同学说量的结果,而是“听听辣椒哥哥和西红柿弟弟是怎么说的”然后问:现在你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引导同学说出数学书的厚度是6毫米;尺子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长度是1毫米;不到1厘米时要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等这相当于看书自学。课上有多次同学间的合作丈量、探索交流等,让同学知道在动手中“学”、向书本“学”、向同学“学”等方法。
总之,北师大教材不好掌握深浅,没有人教版教材容易讲解,知识点有些模糊,假如运用不好,同学不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北师大版教材注重了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华丽的彩页,易吸引同学的兴趣,更贴近生活。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0:27
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出现,以和学习活动的布置都应当充沛考虑同学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同学经历丈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同学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丈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局部知识的价值。本节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同学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同学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同学的分析、综合、比较、笼统、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同学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矛盾的情境,让同学们用直尺丈量实物具体有多长、多厚,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入手,激发同学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教学中,我把同学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教学时放手让同学自身去数、画, 同学对1毫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协助同学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同学的直观的认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体验学习的轻松和快乐。分米的认识也是通过先估计,再让同学在实际丈量动手操作中得出10厘米就是1分米。再让同学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然后在生活中找长度是1分米的物体。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同学实际丈量能力。在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后,进行小组分工,同学兴趣盎然,他们用不同的形式丈量自身喜欢的物品,或者是身体的某一局部,精心地做记录,在丈量中体会了不同的长度。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实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取了新知,体会了丈量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单位。通过同学用手比划、数、画、量物体的长度,加深对分米的认识。丈量活动,既培养了同学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丈量能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