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ao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九


习作教学的主题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是读写结合的新发展

    按照主题单元( 也叫“专题单元”)编写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是编写语文教材的新突破。

    过去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训练重点为中心来编写教材。这种单元中的课文还围绕某项思想教育内容选编,这就形成了思想教育和语文基本功训练结合的单元。以单元训练重点为中心设计和实施教学,使小学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发挥了教材的作用。

    “主题单元”不同于这种思想教育和语文基本功训练结合的训练组单元,它是以文化主题为为核心设计单元教材的。单元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突破了过去的思想教育为核心的编排体系,只要学生学习了,他都会从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文化熏陶,养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主题单元作为一种教材编排新体系,使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材中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所谓“主题单元教学“,“事实上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也就是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链接的丰富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见《人民教育》2005年15、16期合刊陈晓波、刘彩祥、郑国民的文章《对“主题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挖掘单元主题的文化内涵,做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是最大发挥主题单元教材优势的关键。

    不少老师都教过六年级《长城》和四年级《颐和园》这两课。以往的教学都是从课文本身来进行语文教育,只是通过语文基本功训练分别和其他课文联系在一起了。现在这两课编入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这一组的单元文化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实施主题单元教学,教学这两课就不仅仅是认识长城的雄伟和高大坚固,认识颐和园的美丽了,还要和《秦兵马俑》一课、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一道,从不同的遗产地、不同的角度,站在世界遗产的高度,组织学生通过综合性阅读实践活动来体验和认识祖国文化遗产的博大和灿烂,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还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此外,还要把在阅读教学中的认识,以及学到的观察和表达方法运用到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在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一步体验和表达自己认识的历史文物和世界遗产。

    习作做为主题单元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该纳入单元教学的整体之中,作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是读写结合的新发展。这种整体设计,不仅仅可以从阅读教学中学习观察和写作方法,更可以从阅读教学中学习怎样感悟生活、积累生活。在习作教学时把这些方法迁移和运用到习作中,从而发挥教材资源的整体优势和效能,更好地实施读写结合,全面培养写作能力。

    做好习作教学的主题单元整体设计,首先要深钻教材,学习教师用书的单元教材说明,了解单元教材是怎样依托文化主题来编排的,抓住单元教材语文学习的重点,做好包括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语文天地有关内容在内的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习作教学,则要在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中,明确单元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等的关系,然后从读写结合、习作和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等角度,对习作教学做单元整体设计。

    习作教学的单元整体设计,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应该积极研究探索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的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壮丽的祖国山河

单元导读: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魅力和富饶。

看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明确单元教材整体编排意图: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单元作文教学目标: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学习课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也可以写自己想去的地方。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古诗二首》一课,理解体会诗人对祖国风光的热爱之情,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展开联想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认识和体验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和写作风光景色的方法,以及通过景色的描写和直抒认识的方法表达自己感受的写法。




    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认识和体验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继续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和写作风光景色的方法,以及通过景色的描写和直抒认识的方法表达自己感受的写法。




    学习《“东方之珠”》一课,说说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继续学习抓住特点观察和写作风光景色的方法。




    口语交际前,指导学生准备介绍一处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自己最想去的地方,也可以专门组织学生选定一些地方作观察和交流的准备。要学习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和表达方法作交流。这也是为完成习作作准备。


    习作,整理口语交际中的介绍,学习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和表达方法进行写作。写完以后作展示,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此基础上作修改,写得更好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口头作文、先说后写好!

    每节课前进行两分钟自由式口头作文,很好,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说会道,也是为书面习作打好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怎么说就怎么写是学生学习写作文的基本方法。先说后写是作文教学,特别是中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

    每次习作,先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要写的内容,不仅帮助学生怎样写,而且互相交流启发可以扩展思路,有利于学生选材。

    在指导怎么写时,让学生具体说说自己要写的内容,然后再写出来写,可以多说少写。这就是先说后写的过程,也是同学间互相学习怎么写。

    先说后写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学生加工、组织、整理自己写作的素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每天都有一个好消息


      每天上课伊始,就会有几个学生悄悄地趴在我耳朵边说:“解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天我……”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满脸洋溢着兴奋的表情,我也禁不住心花怒放。  

      这是我每天尝试进行的“好消息”愉快心情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都可能引起孩子心灵的波动。孩子需要关注,需要被肯定,需要激励,需要被赏识。  

      首先,“好消息“无处不在。上课精力集中了,作业进步了,能主动帮妈妈干家务了,和同学又和好了,今天小草发芽了,小猫咪今天变乖了……等等。只要你用心,总能找到好消息。然后把“好消息”告诉老师、同学和父母,和他们一起分享这快乐。我的目的是培养 学生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生活中的不如意比比皆是,如果以悲观失望的态度对待,看到什么都不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一片黑暗。对于生活中的磨难和挫折、不如意,要让学生了解这只是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生活本质是美好的。对生活不抱怨,对快乐,要学会欣赏。当你为没有鞋子穿而哭泣时,就想想还有没有脚的人吧。那么孩子的心境自然快乐。把快乐分享给别人,一个快乐变成了大家的快乐,心情自然一天快乐。  
   
      其次,把“好消息”传递给别人,把欢乐送给周围的人,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整个世界,对整个人生抱一种感恩的态度。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看到鲜花开了,他会对自然感恩。看到生活的美好,对父母感恩。这样,孩子会对生活充满爱心,对他人关爱。  

      再次,每天一个好消息,能改变师生关系。师生能经常互换角色,把学生当做朋友来看,有时效果可能更好。我在上课前也经常对学生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小红的写字得了两朵红花”“今天老师也被表扬了”等等。。。把我的喜怒哀乐告诉学生,让他们和老师一起分担,我发觉孩子更懂事了。我快乐,学生也高兴。  

     我情绪不高,孩子会来安慰我。在孩子眼中,老师和他们一样,而不在神秘,不再高高在上,学生乐于敞开心扉。师生间互相信任。“亲其师,才能信其理”这样学生才相信老师的话,也乐于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同时,每天一个好消息,沟通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情。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对于自己的感情不外露。我们常听到父母抱怨说:“孩子什么事也不愿和我们讲。”而孩子却诉苦说“父母不理解我们的需要,他想说的说个没完,而我想说的他却心不在焉。”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其实孩子是有许多事情、感受,很想和父母说的,而父母对他们的苦恼、意见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没有认真听或不善于倾听。我开展这个活动,目的是改善这种状况。让孩子有话对父母说,每天告诉父母自己的感受、快乐,与父母分享成功和喜悦,家长高兴了,孩子的学习劲头更足了。这种教育,远比空洞的说教有力多。  

    “老师,今天我作业进步了。。。”  

    “妈妈,今天老师有表扬我写字进步了。。。”  

    让“每天一个好消息”激励孩子天天进步,让这个活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下希望的种子。  

    “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让我们都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吧,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百卷生说:

    解老师做得太好啦!  
   
    由此建议:及时把学生说好消息延伸到些好消息,自己办自己的《好消息报》,定期交流《好消息报》,互评《好消息报》。这就是写话,就是作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十一




            学生作文总是三言两句,提高不明显,怎么办?


huangcuili :
    学生作文总是三言两句,提高不明显,希望各位同僚能给点建议!

三百卷生:
    三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出现这种情况几乎是普遍的。

    由口头表达转为书面表达,对他们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坎。面对这样一个新的巨大挑战,孩子们几乎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再说,口头语言可以一时不准确,可以一时前言不搭后语,之后完全可以再想想说说,予以补救。写下来的书面表达就不能这样。书面表达比起口头表达来,更需要严密的思维,要更好地思考组织内容和使用语言。这些对于一个8岁的小孩,似乎有些勉为其难了。

    怎么办?建议:

    1.一定不要指责学生,更不能说一些伤害的话。学生不爱作文,往往就是我们无意间的几句话是他怕作文,失去了学会作文的自信。


    2.指导作文时,要先说后写,指导他们说得多一些。说得多一些,有利于他们写得长一些。

    怎样说得多一些?不妨多问几个“怎么”“怎么样”。







    例如写一件事,不妨问问:“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写一个人,不妨问问:“他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他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他想了些什么?是怎样想的?“……
      
    写自己想到的,不妨问问:“你想了些什么?是怎样想的?”……

    3.碰到三言两语的作文,可以面批指导,再让他重新写一下,再到全班对照评价。还可以专门设计指导练习。


    4.不要怕有反复。学习写作文需要打持久战,改变三言两语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孩子们和大人一样,心理状态会有反复。这会儿有信心了,遇见新问题或者其他情况聚会打退堂鼓。

    这些建议仅供参考。

    从另一个角度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好坏不能以长短来衡量的,不能一概说三言两句的作文就不好。鲁迅的一些杂感就写得很短,有的甚至是两三句,却是一针见血,很有针对性。报纸上我们也见过一些“豆腐干”式的段小文章写得很好,喜怒笑骂皆文章。过去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写多少字,现在的课标也在第三学段要求“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种要求是有必要的,因为一般的作文达到一定的字数才能表达得清楚、完整、有真情实感。但是我觉得写作文还应该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要有内容,要文从字顺、说话得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十二



               教给学生一些“善于表达”的妙法
   
    要教给学生一些“善于表达”的妙法。

    1   不要怕学生不表达、表达不好,心里想着:学生嘛,哪有一学就会的?

    2   及时肯定及时鼓励,使学生敢于表达。

    3   教师做出样子,利用课本,利用学生的实例,教学生学会表达,学会怎样表达得体,表达生动。

    4   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方法,进而学会怎样表达得体,表达得生动。可以借鉴过去教材编排的写作训练重点项目,围绕着“顺序、特点、重点、想象”四个方面,具体教给学生一些怎么观察、怎么表达的方法。


    书店里的作文技法技巧书不应该是给小学生看的。这些书里的写作技法技巧十分繁杂。


    老师学习作文技法技巧之类的书有好处,但这决不是要把这些技法技巧都要教给学生。


    正确的思路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结合阅读教学讲给学生有关观察和写作方法,在习作课中介和有关内容用课文的例子教给观察、写作技法技巧。“顺序、特点、重点、想象”就是贯穿这些技法技巧的红线。

    5  利用口语交际练习,或者专门开辟实践教学生善于表达。

    6  及时评价,利用评价手段使学生敢于表达和善于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十三


写后交流、分享习作的快乐决不能少!



    过去作文教学的三部曲:作文指导——教师评改——作文讲评。老师是唯一的主体,学生只能是按老师讲的去做。这种被动式的学习,造成了学生怕写作文、写不了作文。

    新课程小学习作教学的课程目标特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是一条十分重要过程与方法目标,也是一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更是一条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作文是做什么用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作文原是说话的延续,用来济说话之穷,在说话所及不到的场合,就作文。”作文和说话一样,是交际的工具。在口语交际中,说话者很自然地在交际中得到了反馈,分享了表达的快乐。作为说话延续的作文,为什么不应该“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从而得到反馈,“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过去的作文教学尽管在作文将平时也有学生的活动,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老师的反馈、老师的评价,学生分享的多是老师指挥棒下的那点点部分人的快乐。这就违背了作文的本意。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还原作文的本意呢?

    所以说,写后交流、分享习作的快乐决不能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0: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