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3:4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反思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生活与哲学》中教学难度最大,而这一课的第二目“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难度则为难中之难。知识结构复杂,知识内容较为抽象,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两个知识点之间相似性较强,教学处理难度大,学生获得清晰认知极为困难。
在知识结构把握方面,第九课第二目的标题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本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实际上,完整、准确把握“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则必须涵盖整个第九课关于矛盾的所有重要观点。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引导对第九课第二目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还要引导学生建立起“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完整知识结构。本节课上,在复习、巩固第九课第一目知识的基础上,我坚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用对立统一观点(或者说用矛盾观点)看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矛盾是对立统一关系,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要求坚持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为指导;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还需要提醒学生,在练习中的主观题若是要求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则侧重于直接运用几个方法论,而不必说出相应的哲学原理。
在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两个知识点的把握方面,以往的学生在练习中很不容易把两个知识点的应用区别开来,因此,本节课在具体引导学生分别学习理解两个知识点之后,我侧重启发学生学会区分两个知识点:如果是有多个问题要解决、多项工作要做,往往是要求分清主、次矛盾,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善于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如果是评价一个事物的性质或性能、分析形势,往往是要求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主流与支持,善于抓住主流。但是,两个知识点都体现了矛盾发展不平衡,有共同的方法论要求,即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学生理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也有一定的难度,课本关于两点论和重点论要求的语言叙述,简直就像绕口令,若是不理解其内涵,头都能被绕晕绕昏。实际上,课本这一段话不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需要学生理解并弄清楚坚持两点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看待复杂事物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坚持两点论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另一种是看待某一矛盾时,坚持两点论是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看待复杂事物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坚持重点论是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另一种是看待某一矛盾,坚持重点论是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能分别把两点论的两种情况、重点论的两种情况区别开来,就能够应付练习中相关的习题了。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难度不算大,主要是弄清原理依据,明白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进而理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总体上,本节课不仅教学难度大,而且教学容量也比较大,需要老师拥有较强的哲学课教学驾驭能力。考虑到这部分内容的抽象性较强,学生自主探究难度大,因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是采用讲授法。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是既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努力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来。在课堂上,虽然讲授式教学,但我始终坚持以关注学生的学为中心,观察、把握学生对知识讲解的接受程度,尽可能促进学生多思考、多说。学生要真正接受、理解、掌握主、次矛盾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知识,灵活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还需要在以后时常复习,多做练习。
反思本节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受教学经验所累,主观上想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给学生,结果还是显得讲解太多,使得课堂有些松散。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控制自己,尤其是在备课时要精心筛选,做到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必须讲的要精讲、讲透。还需要多向青年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在课堂上规范的教学行为,以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5 14: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