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慧行知之光,有效开展绘本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6-2 19:39
标题:
慧行知之光,有效开展绘本阅读
慧行知之光,有效开展绘本阅读
【论文摘要】
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活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反对死教育。绘本作为当前最热门的一种阅读形式,能帮助幼儿进行探索研究文字与画面的联系,建构文字与画面关联性,对幼儿以后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作者从创设环境,诱其“想读”;激发兴趣,使其“乐读”;精读细节,促其“精读”;利用游戏,唤其“会读”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绘本阅读,让幼儿喜欢阅读,让绘本阅读真正的“活”起来。
【关键词】
幼儿 绘本 想读 乐读 精读 会读
【正文】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如果说阅读是星空,那么绘本便是一颗颗闪耀的星,它画面精美、图文并茂,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具有艺术性、文学性、文字与绘画和谐共处等必备的特点,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幼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来。帮助幼儿进行探索研究文字与画面的联系,建构文字与画面关联性,对幼儿以后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如何利用绘本这一载体开展科学认读,让科学认读浸润于绘本阅读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环境,诱其“乐读”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增强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开辟适宜幼儿绘本阅读的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孩子看到的一切,对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在幼儿园的墙面、大厅的柱子上、走廊等地方布置各种阅读资源,张贴各种简单汉字、绘本作品供幼儿欣赏、识字、续编和创编,给幼儿提供阅读、欣赏、展示的平台。另外提供阅览室,让幼儿绘本阅读,在班级区角创设绘本阅读区,布置有关阅读的支持性环境。引领幼儿自由阅读绘本。
2、提供适宜幼儿绘本阅读的时间。
根据自己自己班级的特色,安排“快乐阅读时光”,一日活动中利用课余自由活动和区域游戏的时间用来阅读,可以进行分享阅读、自主阅读,或是教师讲述、看电子书籍。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让幼儿在探索中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简单的汉字、符号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激发兴趣,使其“想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显著”,可见,要让孩子由绘本爱上阅读,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生动、形象、有趣的封面插图能吸引幼儿的眼球,唤起他们的观察、联想,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如: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的封面上一只狼拿着一本烹饪大全躲在大树的后面看着一只母鸡,孩子们一拿到这本书,就会迫不及待地想接着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结果怎么样了?又如:绘本《小黄鸡和小黑鸡》这本书的封面上画着一只小黄鸡和小黑鸡在捉迷藏,捉迷藏的游戏孩子们都很熟悉,一下子激起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5-6-2 19:39
幼儿年龄小,往往会对阅读缺乏耐心和持久力,经过反复翻阅之后,他们对熟悉的图书兴趣会逐渐减小,因此我们要定期更换一些新图书,给予幼儿一些新的刺激,增进其阅读兴趣。如:在区角中选择了一批画面内容丰富、封面色彩鲜艳的读物,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将图书的更换与主题活动的开展密切结合,让幼儿把新图书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共同分享,并交换着阅读,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阅读兴趣。另外老师的鼓励是增添孩子阅读乐趣的重要方法。如: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副赞赏的表情,一句积极的鼓励,就可以唤醒孩子积极的情感,激发和强化孩子阅读的愿望。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书的吸引力。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开展亲子阅读日活动、亲子绘本故事表演活动、亲子自制绘本活动等活动,引导幼儿爱看书、会看书、看懂书。老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寻找,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将自己所熟悉的故事或经验自制一本书,利用睡前餐后时间读给幼儿听,与同伴分享;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老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要适时、适当,尽可能调动各种手段,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了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幼儿有了阅读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三、精读细节,促其“会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绘本的兴趣。”在孩子对绘本阅读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精心构思教学过程,精细观察画面内容。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图画、文字之间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才能营造出整个绘本的完美感觉,所以绘本特别注重文字与图画的内在关系。可以提取了绘本中的一些关键文字符号,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放大、闪烁、跳跃等动画效果来刺激幼儿的视觉,以激发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如在绘本《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绘本中兔子说的话以的文字的方式呈现,将“晚安”两个字以不同的颜色呈现,文字适时、适度、适量,以故事的情节贯穿,当狐狸想要吃兔子时,显示相应的规范、醒目、形象化、动态化的文字,让幼儿无意识地观察,起着辅助作用。
在绝大多数的图画书里,文字还仅仅是一个叙述者,恪守职责,默默地承担着和图画一起讲故事的任务,在绘本教学中,如果文字和画面对比过分鲜明,会让幼儿注意力转移。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于色彩的直接视觉冲击大于文字的影响,如在绘本《月亮的味道》教学活动时,老师有目的的将文字“月亮”放大,它里面的色彩大都采用了冷色色调,因此在加入文字时,字体也选用相近的白色颜色,和画面显得比较协调。无形中形成一种温馨的情感,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引发了幼儿阅读的欲望。但是有的绘本文字色彩对比比较强烈,这时的文字就不仅仅是文字了,是图画,是情绪,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给阅读中的孩子们以惊讶与喜悦。活动前要认真研读绘本,捕捉绘本中的主题词和高频字来呈现。如:在开展《好饿的小蛇》绘本阅读教学时,最后一幅图中的那个极显眼的“啊”字。这个字很张扬,红色而且出现在最后一幅图上十分抢眼的位置。字的后面还有一条红色曲线,当孩子看到这个画面时,都情不自禁地做出大胆想象。教师有心的设计,孩子无意地科学认读,对故事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些,对绘本的阅读兴趣也更强烈。
四、利用游戏,唤其“乐读”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之一,在游戏中,幼儿在老师教、自己学、亲手做的过程中,体验认读的快乐。《3-6岁儿童发展指南》也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我们在绘本阅读中可以渗透科学认读,利用欣赏故事、儿歌、朗读、表演、游戏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活动,使幼儿在形式多样的重复中认读。
如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中》教学中,通过角色的导入,让幼儿参与到故事中来,让幼儿学习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先在每一幅画面是呈现小动物们对话的文字,让幼儿无意识地感官阅读,接着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听着完整的故事,请幼儿分角色扮演小动物,学学小动物的动作,说说故事中的对话,在场地四周设置兔、狐狸、鳄鱼、河马几个场景,然后随着游戏情节的开展,幼儿纷纷走下去,问这些小动物“××,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在游戏情景中重复中学说这句话,最后,将活动推到高潮。整个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陶行知先生的“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理念。
总之,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绘本阅读活动是科学利用绘本的必然途径,只有将绘本阅读融入幼儿的生活、游戏中,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
安镇中心幼儿园 安丽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