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
1.小明吃了苹果的
,小兰吃了桃子的
,那么( )。
A.吃得一样多 B.小明吃得多 C.无法确定
考查目的:了解单位“1”不同,
对应的大小也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A,认为都是1个的
,所以一样多。讲评时提醒学生注意单位“1”是不同的,故不能判断。
2.一根绳子长
米,用去
米,还剩( )。
A.
B.
米 C.
米
考查目的:应用分数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答案:B。
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A。需让学生清楚分数不仅可以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所以
要写单位。
3.
+( )<
,( )里最大能填( )。
A.
B.
C.
考查目的:加深学生对分数含义及加、减法的理解。
答案:B。
解析:本题方法可以有多种。可用加法推理,也可直接用减法计算,算完后注意检验。
4.一支笔用去它的
,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A.
B.
C. ![]()
考查目的:掌握两步计算的分数加、减法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需提醒学生注意审题。先求出剩下的占这支笔长度的几分之几,再求多多少。5.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后,每份是它的( )。
A.
B.
C.![]()
考查目的:巩固分数含义的理解。
答案:C
解析:对有困难的学生可指导其用长方形纸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其找出对折的规律。
二、填空
1.3个
是( ),( )个
是
,
是( )个( )。
考查目的: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含义。
答案:
,5, 2,![]()
解析:本题是分数意义的几种不同的问法,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含义。
2.在
中,
占所有图形个数的( ),
占所有图形个数的( ),
占所有图形个数的( )。
考查目的:在一组图形中,会用分数表示某种图形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答案:
,
,![]()
解析:本题需明确单位“1”是几,分母就是几,分子是该形状的个数。
3.在
里填上“>”“<”或“=”。
![]()
![]()
![]()
![]()
![]()
![]()
![]()
![]()
![]()
考查目的:巩固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答案:<、> 、<、=
解析:同分母分数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大。
4.1-( )=
+( )=![]()
考查目的:巩固分数计算的知识。
答案:
,![]()
解析:第一小题利用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列式求得结果。第二小题利用加数、加数、和的关系列式求得结果。
5.一条绳子剪去2米,还剩7米,剪去的占这条绳子的( ),剩下的占这条绳的( )。
考查目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分数的应用。
答案:
,
。
解析:本题提醒学生注意审题。绳子的总长9米是单位“1”。
三、解答
1.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长都是
米,另一条边长
米,周长是多少米?
考查目的:会用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应用价值。
答案:
+
+
=
=1(米) 答略。
解析:本题需注意审题,有2个
相加,最后结果可写成1米。
2.小刚有15个苹果,分了
给小敏,小敏分得几个苹果?
考查目的: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答案:15÷5=3(个) 答略。
解析:本题比较基础,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享经验,用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来检验结果。
3.学校图书室有45本图书,借出一部分后,还剩
,借出几本图书?
考查目的:会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答案:方法一: 45÷9×2=10(本) 45-10=35(本)
方法二: 1-
=
45÷9×7=35(本)。
解析:提醒学生认真审题,求的是借出几本而非还剩几本。
4.一堆水果共56千克,卖了
,是卖了的多还是剩下的多?
考查目的:熟练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答案:方法一: 1-
=
因为
>
,所以剩下的多。
方法二: 56÷7×3=24(千克) 56-24=32(千克)
因为32千克>24千克,所以剩下的多。答略。
解析:本题既可以利用分数的减法算出剩下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大小,也可以直接算出剩下和卖出的千克数。比较两种方法,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5.小龙和小红做作业,小龙用了
小时,小红用了
小时,两人谁写得快?快多少小时?
考查目的: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并掌握分数的减法.
答案:因为
>
,所以小红写得快。
-
=
(时) 答:小红写得快,快
时。
解析:本题关键在理解用间越少写得越快,用时越多写得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