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3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 让同学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 让同学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体会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战略。
3. 让同学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战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胜利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战略,还记得是用什么战略来解决问题的吗?(列表)其实,解决问题的战略还有很多。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战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战略)
设疑:今天,我们将研究什么样的战略来解决实际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出示例题的文字局部)
[说明:简短的谈话,直接切入主题,让同学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引发学习动机;适时的设疑,既可以唤醒同学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下面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提供支撑,又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 寻求战略
1. 发生画图的需要。
提问:这道题已知哪些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问题?
引导: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并把自身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反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同学可能想到用文字摘录、列表、画图等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比较:大家提出了一些整理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常用方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用哪种方法更能清楚地表示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法比较合适)
2. 尝试画图。
谈话: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画示意图,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战略。(板书:画图)那么,你能画出这道题的示意图吗?自身先试一试。
同学尝试画图,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提醒:只要画出草图)。
反馈:你是怎样画图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
有选择地展示同学画出的示意图,并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原来的花圃,再分别画出增加的长和增加的面积,然后在图上简要地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你觉得自身的示意图画得怎么样?需要修改吗?请需要修改的同学将自身画的图改一改。
引导: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长方形的长增加3米后,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长方形的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宽没有变)
3. 自主解答。
谈话:现在你能根据示意图说一说怎样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吗?
反馈: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什么?(要先求出原来长方形花圃的宽)
谈话:怎样列式解答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同学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这道题的?(让板演的同学具体地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突出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出花圃的宽)
提问: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什么补充吗?
4. 总结质疑。
提问:我们今天是用怎样的战略解决实际问题的?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还有什么疑问吗?
[说明:对同学而言,例题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画示意图可以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凸现了画图战略的实际价值。教学时,首先出现纯文字的问题,引导同学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战略,并通过比较使画图的战略成为同学解决问题的自觉需要;再通过尝试画图、指导画法、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交流画图的好处等一系列活动,协助同学切实感受画图战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引导同学结合示意图探索并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中间问题”。在强调合作交流的同时,始终把独立考虑作为同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既提高了小组交流的质量,又发展了数学考虑。]
5. 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题目的文字局部,让同学自由地读一读题目。
提问:你打算用怎样的战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要求: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解答。完成后,再把自身的解题过程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同学活动后,指名展示所画的示意图,并说一说自身解题的过程。
同学中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
150 ÷ 5 × ( 20 - 5 )
= 30 × 15
= 450 (平方米)
方法二:
150 ÷ 5 × 20 - 150
= 30 × 20 - 150
= 600 – 150
= 450(平方米)
提问:这两种方法分别是怎样想的?在解题的过程中都要先算出什么?
[说明:“试一试”为同学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既有利于同学体会画图的战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又有利于同学通过对不同解题方法的比较,明确解题思路。]
三、 应用拓展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同学自由地读一读题目,理解“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的意思。
提问:怎样用示意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呢?
谈话:请同学们先在书上第90页的图上画一画,再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画图的?又是怎样解答的?
指名说一说画图和解题的过程。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请同学们独立画图或列表,再解答。假如有困难,可以和同桌讨论。
同学活动,教师参与同学的活动,并引导同学用不同的战略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反馈:你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同学可能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也可能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
比较:同一道题,有的同学是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的,有的同学是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的。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
小结:解决问题的战略有很多,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战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时灵活地选择和应用。
[说明:基于同学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两道练习题都是在同学独立考虑的基础上,进行和时的反馈与交流,既保证所有同学有自主探索的机会,又能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和时的协助和指导。“想想做做”第2题,引导同学用画图和列表两种方法整理信息,并进行比较,有利于同学体会解决问题战略的多样性和不同战略的特点与价值,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总结反思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什么战略来解决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战略,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与体会?
[说明:课堂总结通过引导同学回顾所学内容,提出疑问,进行反思,协助同学进一步体会画图的战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交流,进一步强化解决问题的战略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