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8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6: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个教学过程同学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动身,通过质疑、猜测、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胜利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只仅局限于让同学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置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同学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只和同学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体验了数学问题的发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同学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同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同学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胜利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际性。
新课标里曾指出,教学时应从同学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动身进行,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同学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同学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布置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同学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同学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同学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同学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同学发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获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同学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同学大胆探索的兴趣。
(3)改进资料的出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同学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资料的处置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同学参与教学资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同学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同学的身心得到了一种胜利的体验。另外在资料出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是同时出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同学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沛做到了尊重同学的认知规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6:04:00 | 只看该作者

一、 公开课教案反思。
1、本节课的公开课教案能充沛利用同学以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同学学习能力的迁移。
2、在本节课教学中加强数学与实际世界的联系,促进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并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3、注重个性化学习,提高同学的数学能力。本节课教学注重通过观察、比较、猜想,举例子等学法指导,使同学建构加法交换律的模型并笼统出字母的简洁模型。
4、本节课公开课教案严谨符合同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同学自主探究,能将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能让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沟通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联系。
二、实施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优点:
1、课的开始,我利用复习铺垫,通过口算,如()+7=()+3等唤起同学对加法的感性认识,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2、本节课我能利用李叔叔旅游的情景,让同学从情景中感受加法交换律。本节课教学中,我能利用教材提供的李叔叔旅游的实际情景背景,从旅游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同学根据编出完整的应用题,图数结合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协助同学理解40+56=56+40;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建构加法交换律的模型。
3、在教学过程中,同学能用个性化语言描述加法交换律的形成过程,如,爸+妈=妈+爸等有趣的个性化的认知过程。
4、利用多媒体教学。本节课我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将教学主线贯穿于多个课件中,使整节课过渡自然,语言流畅,富有童趣。
5、注重同学的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力求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教学中让同学同桌说一说,小组合作,举例子说明等方法渗透,让同学笼统出加法交换律的简约规律的同时,关注同学的数学思维发展,使教学过程富于探究性,富有数学味道。
(二)、缺乏: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身许多缺乏之处。
1、课件制作出现了一些纰漏,如,李叔叔旅游的应用题中的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天骑了“多少千米”误制成“多少米”等处,给同学的认知造成了一些障碍
2、使用多媒体课件技术不够熟练,由于条件限制,平时比较少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很大的一局部精力都关注到课件操作,失去了一些捕获课堂信息的机会,以致于加法概念的教学与加法交换律的算式比较发生了置换现象,这样既影响了教学效率,也干扰了同学的思维。
3、被流程牵着走,重点不够突出。本节课设计意图就是让同学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由于过于关注设计流程,在教学中潜意识一定要让小朋友自主探究,反而在关键处点拨得不够,以致于让听课者感到有点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走过场之嫌,失去教师在关键处点拨的主导作用。
4、教态不雅。由于对课件操作不熟悉,导致整节课停留在课件的操作中不能自拔,可以说,整节课几乎都弯着身体在处置课件,因此形象确实不太雅观。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利用,使课件利用自如,本节课虽然在课件操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误,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定趋势,我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加强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提高自身操作水平。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在重点处点拨,在关键处施教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关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教学语言研究,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使自身的教学符合同学的认知水平,做到生动、风趣、幽默,富有童趣,使自身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6:04:00 | 只看该作者

加法交换律的内容比较简单,同学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只是到四年级才开始总结提升。用语言表述加法交换律,以和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对同学来说也不是很困难的。因此这节课,我认为,仅仅让同学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以探索加法交换律为载体,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战略,发展思维。基于以上对于教材和同学的理解,我首先通过同学比较感兴趣的成语故事《朝秦暮楚》导入,在学习新知时设计了猜测、验证、应用三个环节,向同学渗透不完全归纳法和变和不变的数学思想。
就整节课的教学情况来看,这样的公开课教案效果不错,而且在后面的其它运算定律的学习当中,同学也会自觉地应用这种探究方法。我想,假如在同学举出大量正例的同时,我能再引导同学考虑:会不会有反例出现?然后结合加法的意义,使同学认识到不会有反例,从而还可以培养同学思维的严谨性,教学效果应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6:04:00 | 只看该作者

加法交换律这一知识点,似乎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无非就是把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个道理也许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明白。但实际上,四年级下册的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能只是停留在“明白”上了,而应该上升为通过加法交换律的学习,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为今后相关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假如我们将这节课只定位在理解定律、应用定律的目标上,就会错失了一次提高同学数学素养的大好时机。
本节课,我运用了以下四个战略,在定律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通过模仿举例,渗透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
本节课,我运用了以下四个战略,在定律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通过模仿举例,渗透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
在课的开始,我用口头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李叔叔上午骑了3千米,下午骑了2千米,这一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同学立即说出解答方法:3+2=5 。
师:还可以怎样列?2+3=5
我们发现它们的位置交换了,但它们的和怎样?
板书:3+2=5与 2+3=5
因此可以写成:3+2=2+3。
师:请你再举两组这样的例子,并观察一下它们的和会不会变化。
同学模仿举例,填写如下:
(1) 25+4=29 与 4+25=29 ,我发现它们的和(不变),
可以写成: 25+4=4+25 。
(2) 64+36=100 与 36+64=100 ,我发现它们的和(不变),
可以写成: 64+36=36+64 。
以上,同学通过模仿,学会了根据结果相等,将两个算式写成恒等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其实也就是在经历等量代换的过程。而这一数学方法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其它各种运用定律、和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列方程解应用题、以和到中学解决更深的方程和几何问题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实质是:只有两个量相等,才可以进行代换。即a=b,b=c,因此可以用c来代换b,写出a=c。
第二、通过对大量数学事实的对比,发现其中规律,学习不完全归纳法。
有了独立举出的例子,我组织同学在组内交流,并提出“你们发现什么规律”的问题。由于每组6人,也就发生了12个例子。这些都是数学事实,同学通过对12个例子的对比,得出了自身的判断,并在全班范围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生1:不论两个数怎么调换,它们的和都不会改变。
生2补充:不论这两个数是哪两个数,它们的位置交换过来,结果都是一样的。
生3:应该说,不论两个加数的位置怎么交换,它们的和都不会改变。
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所举的所有例子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见我们的四则运算中有一个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再准确地概括一下?……
从个别到一般,把对特例的发现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和性质,这就是小学阶段的“不完全归纳法”。这种数学方法的特点是,在无法枚举出研究范围中的每一个元素时,只通过对一定量的局部案例进行研究,进而推测出结论。要注意的是,在有限的40分钟里,我们如何尽可能使课堂发生较多数量的数学事实,让同学经历这一归纳过程,从而令他们的结论更具科学性?这一环节的实施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上述问题:每人发生2个例子,每个小组在12个例子中得出一个结论,而在整个班级中,就有8个小组共48个例子说明同一个问题。这个数量相比教材中只提供的一个案例或几个案例来说,对同学形成不完全归纳法是更为有利的。
第三、通过用字母表示定律,培养数学模型思想。
数学公式是用概念和符号刻画出来的某个系统的关系结构,它将随着同学笼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就是培养数学模型思想的过程。本课中我在同学提供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引导同学把多个算式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即a+b=b+a。不只如此,我还进一步扩展:假如三个数呢?这个规律还适用吗?用字母如何表示?
同学回答出多种变换形式:
a+b+c=a+c+b
a+b+c=b+a+c
a+b+c=b+c+a
a+b+c=c+a+b
a+b+c=c+b+a
如此,同学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更为熟悉了,也进一步培养了数学模型的思想。
第四、通过对定律的拓展,渗透易元变换法。
我向同学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加法交换律在什么情况下才干运用?
大局部同学都回答说:“在加法中”。但也有一名同学提出了他的独特看法:“我认为不一定非要在加法里才干运用,假如还有乘除法也是可以的”。这个想法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我顺势板书一个例子:3+2×5,在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乘法,怎样变换加数的位置,结果才干不变?
经过讨论,同学终于发现,由于要先算2×5,所以可以把2×5看作一个加数,整体搬家,变换成:2×5+3,这也是加法交换律的运用。
通过以上对运算定律的拓展,同学的思路被打开,把“一个算式”当作“一个加数”,这其实是渗透了易元变换的思想,它使同学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更加深广,也对今后学习解方程起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6:04: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回小四位教师来我校进行教学连片活动。我校有两位教师做课,这样的活动,可以反映出整体 的团队教研能力。我们在百忙之中。抽了点时间进行了设计上的调整,因而,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还可以。
这节课是苏教版新教材。由于教材在设计上就体现了新理念。周老师能按教材的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教学思路清晰,科学合理。
首先,,能结合生活实际,从四年级同学参与大课间活动入手,,在具体真实的情景中,让同学提出了三个数学问题,既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的理念,又培养了同学提出问题的能力。这节课最胜利之处是:让同学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加法交换律,生1:甲+乙=乙+甲 生2 :△+  ○ = ○ + △ 生3 :α  +  β =β + α。同学思维活跃,尝试了自身喜欢的方法。这样不只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培养了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最大的转变是,教师能放手让同学合作探究,,初步培养了同学的 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汇报井然有序。
整节课缺乏之处是:整节课教学环节虽然设计上合理,但在具体操作 中,教师不放心同学,,有些细节教师代替的太多,重复罗嗦,浪费时间,导致了后面的练习量缺乏。不能使同学很好的掌握运算定律。
另外,当同学认识了加法交换律后,该细的地方教师则忽视了,如:同学汇报了各种描述的方法后,应重点强调用字母表示,并板书出:α  +  β =β + α。这样教学目标就到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8 20: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