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0-4-3 16:04:00
|
只看该作者
加法交换律这一知识点,似乎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无非就是把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个道理也许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明白。但实际上,四年级下册的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能只是停留在“明白”上了,而应该上升为通过加法交换律的学习,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为今后相关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假如我们将这节课只定位在理解定律、应用定律的目标上,就会错失了一次提高同学数学素养的大好时机。
本节课,我运用了以下四个战略,在定律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通过模仿举例,渗透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
本节课,我运用了以下四个战略,在定律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通过模仿举例,渗透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
在课的开始,我用口头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李叔叔上午骑了3千米,下午骑了2千米,这一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同学立即说出解答方法:3+2=5 。
师:还可以怎样列?2+3=5
我们发现它们的位置交换了,但它们的和怎样?
板书:3+2=5与 2+3=5
因此可以写成:3+2=2+3。
师:请你再举两组这样的例子,并观察一下它们的和会不会变化。
同学模仿举例,填写如下:
(1) 25+4=29 与 4+25=29 ,我发现它们的和(不变),
可以写成: 25+4=4+25 。
(2) 64+36=100 与 36+64=100 ,我发现它们的和(不变),
可以写成: 64+36=36+64 。
以上,同学通过模仿,学会了根据结果相等,将两个算式写成恒等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其实也就是在经历等量代换的过程。而这一数学方法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其它各种运用定律、和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列方程解应用题、以和到中学解决更深的方程和几何问题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实质是:只有两个量相等,才可以进行代换。即a=b,b=c,因此可以用c来代换b,写出a=c。
第二、通过对大量数学事实的对比,发现其中规律,学习不完全归纳法。
有了独立举出的例子,我组织同学在组内交流,并提出“你们发现什么规律”的问题。由于每组6人,也就发生了12个例子。这些都是数学事实,同学通过对12个例子的对比,得出了自身的判断,并在全班范围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生1:不论两个数怎么调换,它们的和都不会改变。
生2补充:不论这两个数是哪两个数,它们的位置交换过来,结果都是一样的。
生3:应该说,不论两个加数的位置怎么交换,它们的和都不会改变。
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所举的所有例子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见我们的四则运算中有一个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再准确地概括一下?……
从个别到一般,把对特例的发现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和性质,这就是小学阶段的“不完全归纳法”。这种数学方法的特点是,在无法枚举出研究范围中的每一个元素时,只通过对一定量的局部案例进行研究,进而推测出结论。要注意的是,在有限的40分钟里,我们如何尽可能使课堂发生较多数量的数学事实,让同学经历这一归纳过程,从而令他们的结论更具科学性?这一环节的实施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上述问题:每人发生2个例子,每个小组在12个例子中得出一个结论,而在整个班级中,就有8个小组共48个例子说明同一个问题。这个数量相比教材中只提供的一个案例或几个案例来说,对同学形成不完全归纳法是更为有利的。
第三、通过用字母表示定律,培养数学模型思想。
数学公式是用概念和符号刻画出来的某个系统的关系结构,它将随着同学笼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就是培养数学模型思想的过程。本课中我在同学提供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引导同学把多个算式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即a+b=b+a。不只如此,我还进一步扩展:假如三个数呢?这个规律还适用吗?用字母如何表示?
同学回答出多种变换形式:
a+b+c=a+c+b
a+b+c=b+a+c
a+b+c=b+c+a
a+b+c=c+a+b
a+b+c=c+b+a
如此,同学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更为熟悉了,也进一步培养了数学模型的思想。
第四、通过对定律的拓展,渗透易元变换法。
我向同学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加法交换律在什么情况下才干运用?
大局部同学都回答说:“在加法中”。但也有一名同学提出了他的独特看法:“我认为不一定非要在加法里才干运用,假如还有乘除法也是可以的”。这个想法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我顺势板书一个例子:3+2×5,在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乘法,怎样变换加数的位置,结果才干不变?
经过讨论,同学终于发现,由于要先算2×5,所以可以把2×5看作一个加数,整体搬家,变换成:2×5+3,这也是加法交换律的运用。
通过以上对运算定律的拓展,同学的思路被打开,把“一个算式”当作“一个加数”,这其实是渗透了易元变换的思想,它使同学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更加深广,也对今后学习解方程起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