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3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四年级同学的心理特性,我把同学分成四人一组,主要采用同学独立考虑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同学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结合老师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和时验证结论,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同学的主体性,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让同学动起来,活起来,让同学在猜测、质疑、验证、探究、丈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探索发现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程序设计
具体分为以下四局部展开教学。
第一局部: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多媒体出示李老师上班路线和三个地点,配合和时演示,提问:李老师还可以怎样走?这三个地点和路线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同学深入考虑,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同学探索的愿望】
第二局部: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同学联系生活说说见到过的三角形,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把数学教学与同学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使生活数学化。
2、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让同学利用学具盒里的资料,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制作一个三角形,然后展示同学的作品,要求同学介绍自身的制作过程。交流反馈时,我重点针对同学用到的两种不同的小棒围成的三角形进行反馈,通过提出:后面一种小棒搭成的三角形你是否满意,应该怎样才是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来协助同学理解“围成”,使同学对此印象深刻,为后面的归纳三角形的定义埋下伏笔。
(2)同学们通过观察小组同学展示的形状各异的三角形,获取大量表象认识,在此基础上启发同学画三角形,笼统出三角形图形,从而发现各种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随着同学的不时发现,完善并形成了三角形的初步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给同学自主发明的机会,让同学在动手操作、交流比较中主动发现并认识三角形和其特征。这里,老师有意识的选择小棒摆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引导同学观察比较让同学自主的关注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既突出了三角形的特征,又为下面再次操作提供标本,打下基础。】
3、探索发现三边关系。
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也是难点、重点之处,我衔接上面的活动设计了有利于同学主动地猜想与验证的学习内容,分为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1)设疑:假如任意给你三根小棒,是不是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同学思维的冲撞,有的同学说能,有的同学说不一定,在这样的思维矛盾下,自然的提出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身的猜测,这正是同学迫切需要的。
(2)明确实验要求后,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4根指定长度的小棒在小组里进行活动,任选三根围一围,并纪录好每次的实验结果。
(3)汇报实验结果,引发下一环节的探索发现。请同学汇报自身小组里实验的结果,并考虑其原因:能否围成三角形和小棒的什么有关?同时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示各种围的过程,不只直接给予同学强烈的感官刺激,而且保证了实验汇报的高效。同时我在黑板上分类记录下了四种所选小棒长度的情况,以便于同学更好的发现规律。同学通过亲自经历、观察动画演示,分析黑板上数据之间的关系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比较轻松的发现:三角形的两条较短的边之和要大于第三条较长的边,这样才干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一个很好的很实用的判断方法,但是为了突出“任意两条边”,我在这里,我针对6+4=10这个特例,进行了适当的拓展,请同学考虑:把4厘米换成多长的小棒就行了?有多少种改法?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组织同学交流,引导他们找出一个范围,在找这个取值范围的过程中让同学感受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4)即时运用三边关系。这一点在教学中忽略了,在同学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后,应该马上给同学一个实验的机会,可以用自身刚才画的三角形进行验证,看看是不是和刚才的发现吻合。这样就更能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了。
【设计意图:到此,本节课关键处置,也是重点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在同学“考虑——实验——探究——验证”的过程中迎刃而解,我始终坚持同学自身去发现,去总结,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有序考虑,结合老师的适时引导,协助同学概括出结论, 因此是同学真正理解的,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发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