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5-28 17:07:44
|
只看该作者
《文明的曙光》教案
—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2、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这些神话故事背后的民族精神。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古代神话传说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2、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阅读水平选择一些有关的书籍。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了解学生搜集古代神话传说的情况,并可以让几个学生谈一谈他们搜集的情况,如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内容等。
二、阅读与讨论
1、主题班会
教师为学生朗读教科书第6页的课文,并告诉学生:“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也要像教科书中五年级(2)班的同学那样,召开关于古代神话和传说的主题班会。让我们先从乐乐和小文搜集到的故事开始吧。”
神话传说:古代,人们的生活艰苦而危险,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解释。他们往往相信有神是控制万物,并且希望神灵的力量能够保护自己,这样就产生了种种神话。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许多真实的事件只能靠口头语言代代相传,这就是传说。神话与传说往往交织在一起,他们既记录了历史,又表达了人类的理想和愿望。
2、讨论交流
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6~7页上的精卫填海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精卫填海: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一种叫精卫的鸟,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她的头上有彩色的花纹,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人们根据她的鸣叫声把她叫做“精卫”。为了不让别人再像自己被海水夺取生命,精卫立志要填平大海,于是她一刻不停地从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考察,统一规划蓝图。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据说禹治水到涂山国,即他家所在地,但他三过家门,都因治水忙碌,无法进家门看看。他的妻子到工地看他,也被他送回。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业。
3、参考答案
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的是顽强、勇敢、不畏艰难、坚定不移的精神,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的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
三、小组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神话与传说,并共同探讨其中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教师也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书籍分发给各个小组阅读,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帮助学生选择故事,尽可能避免小组之间的重复。
四、教师总结
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交流做好准备。
五、课外拓展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故事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介绍一两个故事,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明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3、教师点评和总结。
六、课本补充
其他一些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
盘古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