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人们在土地上耕耘》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16:0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们在土地上耕耘》教案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观察同学对农业生产的兴趣,评价同学崇尚自然、尊重劳动的态度。
2、对农村的同学,观察他们是否从“萝卜的故事”联系到自身家农业劳动的体验,以和对收获的态度;对城市的同学,观察他们是否从“萝卜的故事”中读懂了农业劳动的艰辛,观察他们对农民生活的关注态度。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腰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用土把坑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
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
5、总结。
教师肯定同学的讨论效果,并概括出农民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
家庭作业
 建议在家长的支持和指导下,同学选择合适的时节,在自家院落(城市里住楼房的同学可以利用阳台)的一小块地上(城市里住楼房的同学可以利用花盆)种植少量的青菜、菠菜、辣椒等好种易活的蔬菜,体验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感受劳动的愉悦。假如有条件,也可以和科学课(自然课)老师合作,组织同学在学校中开展体验种植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16:02:37 | 只看该作者
《人们在土地上耕耘》教案
从种植到收获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
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自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观察学生是否具有对祖先伟大科学发现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教材中以冬小麦、玉米、黄瓜为例,展示了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到收获与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农时布置和分配上的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从种植到收获的农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
2、准备日历(应同时标注有公历、农历和节气)、中国政区图和用于标注的相关农作物的图例。
3、教师应注意搜集与本课题内容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中了解到,从每年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2、解决问题讨论。
请学生阅读本课题第一段的课文,讨论: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长”:还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回家以后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由此得出“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的结论。
3、教师讲解。
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的。比如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商店里出售的食品、蔬菜、水果,并不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有的是本地出产的,有的是从外地运来的”。
4、全班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9页的课文,讨论:“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通过交流知道,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像水稻、甘蔗等;有的作物喜欢温暖,像小麦、棉花;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壤,像花生;有的农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像玉米等杂粮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种植。
阅读中国政区图,通过政区图上的图例了解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南方几乎不生产小麦?水稻在北方也有,可是为什么要少得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
通过探究知道:
(1)小麦—喜欢在温暖、干旱的环境中生长,易结穗。南方太热、潮湿,不适合小麦的生长。温度太高就会疯长枝叶,不容
(2)水稻—和小麦的习性完全不同,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喜欢生活在水里,所以南方种植得多。北方虽然也有种植,但必须抓准农时,不然天气转冷,到了霜降,水稻的籽粒还没有成熟,就不会有收成了。
(3)小麦、棉花喜欢温暖和强烈的阳光,我国中部及新疆部分地区具备这样的气候条件,所以有着广泛的种植。
(4)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和充足的雨水,所以在我国南方种植得比较多。青稞适应高寒条件,所以只在西藏和青海地区有种植。
(5)水果—对阳光和水的要求都比较高,我国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这些地方有出产。
(6)玉米等杂粮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很多地方都能够栽种。
5、探究活动。
观察教科书第10页图画所出示的小麦、玉米、甘蔗、大豆、苹果、花生等农作物,并讨论:“这些粮食、蔬菜、水果最早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讨论明确:现在人种植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都是人类从野生的植物物种中经过漫长的年代,通过选育、驯化培育出来的。
6、阅读与总结。
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7、布置家庭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16:02:53 | 只看该作者
《人们在土地上耕耘》教案
妞妞的困惑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方式
多媒体、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可是,由于这些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许多农产品中都有残留农药。对此,生活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是妞妞的困惑。
二、全班讨论。
1、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1页的图画和课文。
2、教师提问学生:“我们是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残留农药,我们怎么办?你在超市、商店见过这类的农产品吗?家长有没有买过这类农产品?”。
3、思考:我们只是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我们怎么办?
4、讨论。
三、探究讨论。
对于豆博士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妞妞的另外一个困惑,应该怎办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四、教师小结。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和化肥固然有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会使土地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越来越硬,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长远来讲反而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会在农产品中造成农药成分的残留,人们吃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农业生产既要保持增产,又要防治病虫害,最好的方法是尽量使用天然的有机肥料,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吃上放心的食物了。
五、作业。
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中,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问—问爸爸、妈妈是否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5: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