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设施,认识自己与设施的关系。
2、了解公共设施对居民的意义。
3、激发学生对社区的亲近之情。
4、体会社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对居民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社区的亲近之情。
教法:
谈话、讲授、合作交流。
教具:
投影、插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请学生阅读10—13页,并结合自己的观察,想一想,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和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相似吗?请几个学生发言。
2、全班讨论。
“教科书中展示了哪些设施你们生活的社区中有哪些书中没有的设施”老师板书,把新的设施写在一起,引发进一步的讨论:“为什么要增添这些设施,新设施对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对比城市和乡村的不同。
3、教师小结。
肯定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比以前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4、导入。
请学生阅读14—17页,教师说明:“教科书向我们展示了解情况50年前,30年前的社区,还展示了现在的社区。其实,同学们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过去和现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节课的主题就是认识变化中的社区,那么,从哪些方面最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社区呢?(和学生交流,再转移到书上)
5、交流活动。
课前,我请同学们收集反映社区生活的图片,现在就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图片,它表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6、小组交流。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选取你所在的社区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下面就请同学们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7、小组汇报调查访问的结果。
第一小组:调查村医疗所的卫生条件、设备变化。
第二小组:访问村支书,了解家乡变化。(播放录音)。
第三小组:访问学校的老教师,了解学校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的变化。
8、观看录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a播放录像《新世纪的后村》。
b说说家乡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变化。
9、小结。
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激发学生对社区的亲近之情,感受社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态度和行为。能体会社区的进步与发展是许多人劳动和努力的结果。并让学生懂得社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关系,知道应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为社区服务,产生关心社区、融入社区及服务社区的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