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 18:1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单元教材分为两个局部布置。第一局部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包括“主题图”、例1、例2和例3;第二局部是“解决问题”即例4。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1)主题图。
主题图通过学校里同学课外活动的情境提供了许多可以用除法计算的素材,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方式插;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同学按5人一组进行分组;板报下面的花摆成3盆一组的形式。这些素材中,有整除的,也有有余数除法,使同学认识到二者的实质都是平均分,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教学时,可以先为同学提供可用整除计算的素材,再改变被除数,引出有余数除法。等同学学会有余数的计算后,可以再让他们用主题图上的素材编题、计算。
(2)除法的意义(例1)。
教材首先布置了一幅同学安排会场摆花盆的情境图,在学校的一角摆放着一些盆花,一个小朋友说先搬15盆花,另一个小朋友问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布置这幅情境图的目的:一是使同学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激发同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欲望;二是从同学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摆花盆的活动笼统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同学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时,可以先让同学根据图上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在故事的情境中让同学解决“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这样一个用除法来计算的问题,理解除法的意义;再由老师或同学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同学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以和竖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3)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例2)。
这局部内容是在同学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竖式写法的基础上,通过同学安排会场的情境,在摆花盆的活动中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并类推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
教学时,可以让同学用23个圆片代替23盆花,每5盆为一组分一分。通过操作使同学看到:可以分4组还剩下3盆,不能正好分完,告诉同学剩下的这3盆,叫做余数。然后结合分的过程引导同学写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着重说明在竖式中从被除数中减去分掉的数,剩下的就是余数,并介绍在横式中余数的写法和算式的读法。最后还可以让同学说说例1、例2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
(4)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3)。
教材中仍然以摆花为素材,提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假如上例中一共有16盆花,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假如是17盆,18盆,…,24盆、25盆呢?其目的:一是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计算;二是通过同学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身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时可以让同学自身先算一算,还是每组摆5盆,16盆花可以摆几组?多几盆?17盆花可以摆几组?多几盆……算完后让同学观察这一组算式,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在同学充沛发表自身意见的基础上,归纳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完成书上填空:“余数○除数”。
通过“做一做”的三道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5)关于练习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分羽毛球的活动,使同学体会余数的含义。教学时可以让同学画5个圈代表5个人,连线分一分或用学具代表羽毛球实际动手分一分,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第2题,借助同学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应该让同学先明确题目的要求,再让同学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一种包装方法。可以让同学用圆片代替面包,自身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书上。
第3题,这种练习有助于同学掌握除法的试商方法,应作为常规性练习。由于这样的题型是首次出现,所以先要协助同学看懂题目的要求,例如:□×6<57,可以让同学先想一想卡片上能填几,再判断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第4题,练习试商和竖式的写法,让同学独立完成。
第5题,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协助同学进一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检验方法。
第6题,这道题给出了29片扇叶的条件和工人正在装电扇的画面。教学时可以引导同学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灵活的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7题,这道题是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教学时可以先让同学根据画面明确题目的意思,再让同学用自身的方法完成,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第8题,练习时可以让同学看图明确题目中求彩带的长就是求“3×8+2=?”,教师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从而让同学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解决问题(例4)。
(1)例4借助于本单元“主题图”中的“跳绳活动”,让同学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图中有32个同学,每6人一组跳绳,求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教材出现了两个同学的不同方法,分别是口算和笔算,目的是使同学能根据自身的情况恰当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时,可以动态展示情景,并配上师生对话(图中提供的文字信息以和所求的问题)。让同学通过观察描述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明确所求问题是“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之后,让同学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解决所求问题,使同学明白要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同学说出算式后,老师可以板书“32÷6”,然后让同学独立算出结果,并说说是怎样算的。不论同学是用竖式计算的,还是用口算的,这两种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以肯定,并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进而让同学谈谈自身喜欢用口算还是用笔算。这样结合具体的题目,使同学体会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根据计算的难易程度和自身的计算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计算方法。
(2)“做一做”中的“购买食品”是一幅信息量较大、开放性和综合性都较强的情境图。左边同学提出:“我有20元,都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瓶,还剩□元。”解答这个问题所需的两个条件图中都已出现并且是确定的,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而右边同学的问题“我有15元,可以买些什么呢?”由于要买的东西没指定,同学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确定,所以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对这个问题可以放手让同学根据图中的信息,选择自身想买的食品,算出所买食品的价钱。这里同学所买食品的种类可以是只买其中一种食品,也可以买其中两种食品,还可以买其中三种食品;而所花的钱可以正好用完,也可以还有剩余。使同学从中明确:在利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既可以出现正好整除的情况,也可以出现有余数的情况。这一素材充沛发挥了同学的主体性,适应了同学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
完成“做一做”时,可以先出示情境图,然后教师提问:这两个同学在做什么?左边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你从图中能找到这些信息吗?让同学从具体情景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填写在书上。接着教师还可以再提问:右边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假如你是这个同学,你会买些什么呢?让同学充沛发表自身的见解,然后让同学根据自身的选择,算一算最多可以买几瓶(或几个),还剩多少元。之后,教师组织同学进行汇报交流:你选择买的什么食品?最多可以买多少,还剩多少元?买哪些食品,最后没有剩余的钱?教师还可以根据同学汇报交流的情况补充提问:再加几元正好又可以买一块蛋糕呢?你是怎样想的呢?
(3)关于练习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让同学直接把商和余数填写在横线上,全班集体订正。
第2题,要引导同学结合图来理解题意,弄清这里要做两种跳绳,一种是8米一根的长跳绳,一种是2米一根的短跳绳。先从长19米的绳子上剪掉8米做一根长跳绳,再用剩下的绳子做2米一根的短跳绳。求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在同学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再让同学独立列式计算。
第3题,这道题是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教师要引导同学明确“一星期有7天”这个隐含条件,然后再让同学列式解答第(1)问:30÷7=4(个)……2(天);而第(2)问是星号题,教师可以结合第(1)问的结果引导同学考虑:四月份有4个星期余2天,这余下的2天可能是这个月的哪两天?让同学明白四月份有4个星期余2天,这4个星期里有4个星期六和4个星期日,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日,这余下的2天,应分别是星期六和星期日。所以4月1日是星期六。
第4~8题都是情境题。这些习题一方面借助于同学喜闻乐见的“森林餐厅”、“丛林探险”等内容,让同学感受生活,感受有余数除法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还特别注重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和开放性,给同学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机会和自我发明的空间,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意识和发明潜能。因此这些习题都需要同学认真观察,注意搜集有关信息,结合图意理解图中要解决的问题。第4题和第7题应放手让同学独立完成,完成后由同学交流自身的想法,进行自我评价。
第5题,可先给出“森林餐厅”情景图,让同学通过观察了解到:35只小动物去森林餐厅就餐,有9张空桌,每张桌子可坐4只小动物,它们都有座位吗?这道题的难度在于每张桌子可坐4只小动物不是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而需要同学从图中观察得出,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同学发现这一隐含的条件。在同学明确了题意后,再让同学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请不同解法的同学上台板演,可能出现下面几种解法:
(1)35÷4=8(张)……3(只)8+1=9(张)
(2)4×9=36(只),36>35
所以都有座位。不论用哪一种方法解答都应该让同学说一说自身的解题思路。
第6题,也可以让同学观察“丛林探险”情景图,从两名同学的对话以和图中的指示牌,获得数学信息,解决“坐车”和“租船”问题。在解答第二问“该租几条船”时,要让同学结合算式44÷5=8(条)……4(人),说一说“8条”与“4人”的含义,从而理解余下的4人还需要租一条船,所以该租8+1=9条船。
第8题,这是一道考虑性较强的综合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先让同学借助情景理解题意:花店里摆放着各种美丽的花,其中有康乃馨22枝、玫瑰16枝、郁金香10枝。这个同学想用7枝康乃馨,3枝玫瑰,2枝郁金香扎成一束,花店里的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这样的花束。在同学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再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确定这道题的解题战略:先分别求出这三种花分别按每7枝、3枝、2枝为一小束的束数,即,
康乃馨:22÷7=3(束)……1(枝)
玫瑰:16÷3=5(束)……1(枝)
郁金香:10÷2=5(束)
再比较这三种花各自的束数,以三种花中所含束数最少的那种花的束数为规范,也就是康乃馨可分成3小束,那么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3束这样的花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