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 18:06:00
|
只看该作者
教材说明
这局部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是在同学掌握了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着重解决连续进位问题。在方法上即使是连续进位,同样是依照“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的法则进行计算,只不过在一道加法题中要连续几次运用这一法则罢了。这对同学来说,初学时会感到不习惯,容易出错,特别是在与不进位的加法混合练习时,不该进位的也进位,该进位的却没有进上去,还有的虽然写了进位的1,但忘了加上,等等,都是同学在学习这局部内容时易犯的毛病。因此,这里虽然只有一道例题,但布置了三节课,以便通过练习,逐步提高同学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科书和练习二十一都注意加强把进位和不进位的题目进行混合练习,并加强检验。练习二十一从第10题开始提出速度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即要求同学在力求正确的前提下注意加快计算的速度。
练习中还注意继续带着练习口算,并带着复习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建议
1.这局部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第75页上的内容,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2.例5教学连续进位的加法,这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可以先进行一些8+6+1,7+5+1之类的口算。事实上,只有当同学能够熟练无误地完成这类口算时,才干把较高的注意力投向处置连续进位的过程。否则,就难免“丢三落四”。
3.教学例5时,由于同学已学过不连续进位的加法,可以在复习前面总结的加法计算法则后,叫几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并让其他同学都在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然后一起订正。教师着重说明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一般来说,同学对第一次进位比较注意,而对第二次进位却容易忽视。教师可以向同学指出这一点,引起他们的重视。然后可以让同学练习例5后面“做一做”中的习题。教师要注意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错误抄在黑板上,并让同学来检查每个竖式对不对,错在哪里,以促进同学养成仔细计算,认真检验的习惯。
4.开始练习时可着重练连续进位的题,第二节课就要注意把进位、不进位、连续进位的题混起来练习(如练习二十一中的第4题)。要督促同学做完后自身检验,还可以同桌的同学之间互相检验。
5.练习二十一中还着重让同学复习一些已学过的两步应用题。这些题要让同学独立做。做完后可以让同学说一说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6.教科书第75页上的考虑题,可以这样来考虑:从个位数上看○可能是4,也可能是9,再根据△肯定是1,能够得出○不可能是4,否则百位上两个数即使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的和也不可能超越10,所以可以得到△=1,○=9,再从十位上的数可以得到□=0。整个算式就应该是:
989
+109
10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