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5-26 21:14:29
|
只看该作者
 
 
 
《粮食来得真不容易》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2、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粮食是如何来的,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准备 
师: 
(1)实物:玉米,高粱,稻谷,番茄,小麦,谷子。 
(2)头饰:种子,秧苗,稻谷,米饭。 
(3)锄头道具。 
(4)其它:卡片。儿歌卡。 
生: 
1、找各种粮食作物的图片。 
2、调查生活中浪费粮食的情况 
3、调查生活中节约粮食的事例。 
谈话: 
那你们喜欢秋天吗? 
说说秋天都有些什么让你们这么喜欢的?(秋景图) 
欣赏秋景图,你知道秋姑娘还到了哪里? 
在那一片片金色的稻田旁,有着这么一位诗人这样吟唱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想不想知道李申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要知道这个答案,就得从跟我们天天形影不离的粮食说起。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粮食。 
一、认识粮食。 
1、考一考,哪些是粮食。 
分辨。(高粱,番茄,大米,麦子,玉米) 
看:高粱,麦子。 
摸:玉米。 
咬:番茄。 
猜:大米(脱去黄金袍,身穿白衣体,一天三顿都和我们在一起) 
师:那大米在没脱下金黄的外衣之前,是叫什么呀? 
稻谷。 
师:大米洗了个澡,再用锅蒸一下就变成了?(生接答) 
二、联系实际。 
江津是一个长江边的城市,这里土壤肥沃,这几种粮食作物都有栽种,但你们最熟悉的又是哪一样呢? 
大米。 
你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吗? 
(小组讨论,汇报)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今天也来当当都市小农夫,体会下农民伯伯平时是怎么劳动的,好吗? 
这么多同学都想来啊?那好,我们分为四个大组,来搞个比赛。 
(分组,四人为一组,内容:种秧苗——施肥——除虫——收割) 
游戏规则:(在地板上画出四个小田) 
种秧苗:用粉笔画秧苗在地上的田里。(奖励:太阳,月亮,星星) 
施肥:用粉笔在已经画好的秧苗上再添画。 
除虫:老师撒落虫子的纸片,学生拣起,看谁最快,最多。 
收割:把已经画好的秧苗全部擦掉,即收割了。 
师:下面我作为记者采访一下:请问,你累吗? 
师:看事容易做事难,仅仅二十棵禾苗就把咱们的小农夫累得气喘吁吁的。今天我们小农夫是在阴凉的教室里,在欢快的音乐中劳动的,大家再来看看田间的农夫们是怎么劳作的。(插秧情景。) 
师: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种粮食,谁还想跟农民伯伯说点什么? 
生汇报(板书,辛苦劳作) 
师:我现在也有一种想法想用李申的这首《悯农》,去赞美我们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 
活动二:爱惜粮食。 
一、是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粒粒粮食中浸透着农民伯伯多少的艰辛呀!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地感受的到粮食的珍贵的。当当小老师,你们来评一评。 
展示农民辛苦劳作的图片。 
师:刚才进行了辛苦的劳作,看到这幅画你肚子饿了没?能不能打起十二分精神上完我们的课? 
生:能。 
大声的告诉我,能不能? 
生:能。 
恩,声音很洪亮,来,小老师们一起决定,该给这个小朋友打勾还是叉呢? 
生:打勾。 
小结:对啊,我们就要跟这位小朋友学习,因为他知道粮食来得很不容易,所以吃饭时他全都吃光了,不浪费一粒粮食。小朋友们跟他打勾是非常正确的。 
(展示第二幅图:倒饭到垃圾桶) 
为什么要给他打叉呀? 
他做的不对,那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像他这么做啊?请你来告诉这位小朋友你是怎么做的。(对,我补充一句,还得记住,吃多少,乘多少,这也是珍惜粮食的表现,切记一定不能眼大肚子小) 
(展示第三幅图:狼吞虎咽) 
(恩,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不能慌慌张张,成了漏嘴巴不珍惜粮食的孩子) 
(展示第四幅图:两小孩) 
这位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呀?他哪里做得对? 
(引导,他是不是在劝说蓝衣服的小朋友不要乱扔粮食呀?) 
你同意他的做法吗? 
师小结:相信你在家里还有学校,也是一个非常懂得爱惜粮食的小朋友,我更相信我们西城小学二年级班的同学每一个都是爱惜粮食的乖孩子,懂得爱惜粮食应该得到老师,同学,以及自己的赞扬与鼓励,来,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每个人。 
二、联系生活。 
1、可是同样是小朋友你们却比他们幸福很多,你们看。 
在低沉忧伤的音乐中播放一组饥饿图片,其与小孩有关。 
师:现在我们来个倒计时,四、三、二、一,四秒钟过去了,时间长吗?可是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每3.6秒钟就有一个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饥饿…… 
师:听到这些,看到这些,大家想说点什么? 
2、师,说得好,不如做的好,在我们的校园有这么多的对待粮食的习惯,你出出主意,该怎么做? 
3、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怎么珍惜粮食,避免浪费呢? 
4、(展示图片:小孩打包带走剩菜) 
是啊,你们看,这个小朋友吃完饭还记得把饭菜打包带走,我相信就是因为他的爸爸妈妈也是一个懂得珍惜粮食的好家长,所以他们的孩子才明白珍惜粮食这种传统美德。我佩服她。 
5、为了我们。 
10月16日是我们的世界粮食日,我邀请大家也学学,讨论写个爱惜粮食的标语,为我们明天的世界粮食日,做出一份贡献。 
6、结束。 
美德,就像清泉,永远清澈见底却永远执着;好比宝石,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以熠熠闪光。它们意味着自我心灵的净化,将温暖人间,伴随每个人幸福成长。小朋友们,谢谢你们今天的精彩表现,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