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统计》是《课程规范》确定的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在第一学段要求“同学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因此在一年级下册《统计》这节课中,我力图体现《数学课程规范》关于统计的要求,通过创设一些富有生活情趣、操作性较强的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学会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进而培养同学的统计意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感受和体会:
一、发明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规范》中指出: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同学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有利于同学进行活动的内容。本节课教材提供的是让同学对26盆花进行统计,由于花的盆数较多,而且花的颜色也不鲜艳,不利于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很好地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新知,我根据小朋友们的认知水平和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把教材内容作了调整。我选择了同学喜欢的玩具作为活动内容,由于画面生动、形象、有趣,出现的玩具数量恰当,更主要的是像奥特曼、福娃等这些玩具比较接近同学的生活,而且我又创设了一个领同学“逛蓝猫玩具店”的情境,这样就很快地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作用。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教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同学提供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了更好地让同学经历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作用。我先组织同学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玩具,指导同学使用适当的方法(如画对号、画正字等)收集数据,通过实例,使同学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同学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与同伴交流自身的想法。最后能根据统计的结果作出判断和决策,即玩具店的老板应该多进什么玩具,少进什么玩具。使同学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意义与必要性。再如在练习时,我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蓝猫玩具店的老板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想在你们过生日的时候分别赠给每人一份精美的礼物,但是不知道每个月该准备多少份礼物。他该怎么办呢?同学通过考虑马上想到应该调查一下班级每个月过生日的有多少人。同学经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以和填表回答问题等,使同学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尊重同学的个体选择,促进同学发展。
《数学课程规范》中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同学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能尊重同学的个体选择。如允许他们用自身喜欢的图形符号来进行记录,进行有个性的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同学的问题意识,每次统计数据之后,我都让同学自身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所得到的数据,并让他们根据这些数据来提出问题。这样就比较开放,同学的思维就不会被某个框子所框住,而有自身的表达方式,有自身想提的问题。从而促进了同学的个性发展。
总之在本节课中,我能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同学的统计观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我觉得还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如在同学完成统计图时,由于统计的随机性,我没能很好地反馈 、评价;再如整理数据时,我能让同学选择自身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但是我觉得应该让同学比较出各种算法的优劣,并从中优化出最佳的统计方法。这样做不只尊重同学的想法,而且有利于全体同学的主动参与,不对方法进行优化,我们的学习就不会有收获,不会有所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