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平移和旋转是《数学课程规范》新增的内容,这两种现象是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协助同学建立空间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维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总结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比较胜利的:
1、引导同学经历“猜测——验证“的学习过程,重视培养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平移距离时,由于同学很难想到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子数,只要去数某个点移动的格子数。因此,我注意将问题情境化、童趣化。在这一教学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两只小鸟坐船春游”的情境,并特意由“哪只小鸟走得远?”这个问题引发同学的争论。在这一个问题情境中,激发出同学认知的矛盾抵触,我没有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让同学进行大胆地猜想,再一句“到底谁说得有道理呢?”又一次把问题抛给了同学,同学的探究欲望又一次被激发了。接着,我引导同学分两层进行探究性学习:先是自身动手数数,两只小鸟各走了几格。同学中出现了几种可能,我还是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让同学拿出格子图,同桌合作,通过移一移,再次动手验证“究竟谁走得远”。就这样巧妙地设计两只小鸟平移距离的比较,很自然地把同学的注意力引向点的移动。由激发出同学认知的矛盾抵触,到大胆猜想然后进行自主探究,小心求证。
当同学面对一些数学现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时,都会发生猜测,所以顺其自然,让同学说出自身的猜想,并引导其进行验证,引导同学经历“猜测――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数学探索的方法。
2、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让同学感知,并能用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创设了五种游乐项目的教学情境,让同学先用手表示出它们的运动方式,然后采用了个人考虑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给这些游乐项目分分类,一下子就把同学带入到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调动了同学多感官的参与,使同学对概念有了充沛的感知、理解。
教学实践中创设的情境就是让同学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一些问题和方法。同学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只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3、让同学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也都经历过,也应该有一种切实的感觉,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本课教学中,我把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同学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类,让同学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同学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空间知觉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规范的目标。
通过让同学判断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是旋转,以和找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不但让同学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认识,而且让同学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缺乏的地方,比方:因为自身时间上掌握不够好,导致课后的小结草草收兵;在处置突发事情上,教学机智还不够;许多教学环节设计的比较好,但是没有更好的落实。同时,教学中假如再增加一些不同颜色的图形,让同学通过平移和旋转来组成有趣的图形,则会更有童趣。自己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克服以上缺点,使这节课的教学能够尽善尽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