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8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排列组合》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7: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生存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程强调改变同学的学习方式,倡议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往”等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中我在改变同学学习方式方面做了些尝试。
主动
主动学习非常重要,它是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前提。首先同学要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同学要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才干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能够自主学习。在教学《排列组合》时,我没有按知识结构为主线,而是围绕同学的学习情感与体验来组织教学。创设“游数学乐园”的故事情境,穿衣服——吃早点——游数字宫——选择路线——拍照一系列真实生动的情境。内容形式贴近同学生活实际,使同学感受到排列组合的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同学非常乐意学习,也很投入。在课堂中表示也来的热情是令人惊叹的。同学不只获得了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还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探究
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的。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此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同学体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所说的支配时间,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比方3、5、7这三个数字可以组合成多少个三位数,这个问题不是同学一眼就能看出的,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它需要认真观察、考虑。因此布置了同学独立考虑、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选择最佳方案再汇报。目的是要给同学自身动脑考虑的空间,从中发现一种重要的规律和思想。第一环节搭配衣服,同学们通过摆一摆,发现假如先确定穿什么上装,再选定下装,可以有6种搭配方法。老师并不满足状,而是趁热打铁追问到:“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这种发散问题主要是培养同学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
合作
新课程鼓励同学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议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儿童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考虑,更需要合作交流。建构主义把协作交流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为,从理论上说儿童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别,这种差别就是一种珍贵的学习资源,儿童的思维相互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排列组合》中,巩固应用局部“为拍照做导演”,教师扮演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进行全班性的讨论分析,同学之间互相质疑答疑。同学始终都在参与、在实践、在考虑、在创新,并且有自身的学习体验。同学学得非常主动,非常胜利。“选择路线”练习,同学通过之前动手操作,动脑考虑,初步感悟到排列组合的方法,因此每位同学都急切地想表达自身的想法,发表自身的见解。老师就请同学们小组内进行交流,对各种方案进行讨论,并对方案进行优化。这样布置可以让所有的同学获得表示自我的机会,可以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可为同学提供最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可培养同学相互尊重,相互协助,相互关心,相互倾听的良好心理品质和高尚情操。
这次课程改革对主动等学习方式的强调,更主要是针对过去过分被动的学习方式而言的。笔者认为改革不能走极端,并不是说接受式学习不好,探究式学习就一定是好的,而是要看课堂的需要。还可以研究新型学习方式与接受式的学习有机结合的方法,这也是我今后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7:39:00 | 只看该作者

《排列与组合》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的教学是利用同学已有的知识,借助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同学逐步建构新的知识。引导同学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同学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过程。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不只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同学,让同学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了解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并能和时发现同学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沛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同学的自信心。纵观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同学感兴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情景串,老师带领同学去看一场乒乓球赛,同时一起研究乒乓球竞赛活动中有关的几个数学问题。一共设计了买票,握手,给运动元编号码、搭配运动元服装、猜竞赛场次和结果共五个情景。以儿童熟悉的、喜爱的生活情境融入整节课的教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实践标明,同学对情境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2、借助直观操作解决问题,顺利实现从形象思维到笼统思维的过渡。
教学时,我让同学通过摆一摆、练一练、算一算等方法,引导同学被动的从形象思维向笼统思维转变。在握手问题上让同学用喜欢的方法画或写,用数字、字母或符号表示,让同学主动完成形象思维到笼统思维的过渡。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方法,尊重了同学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中同学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自身,更多的是能力、情感。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处置教材时,没有直接出现排列组合原理,而是从排列组合的基本考虑方法入手——科学枚举法。因为同学只有依照一定的顺序将事情的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才干够保证计数时不重复不遗漏——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怎样才干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是同学必需面临的问题。同学的考虑过程就是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过程。对小学数学课堂,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节课在这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尤为有效的是,在同学经历了足够的感性认识后,让同学根据自身喜欢的方法给它们取一个形象生动的名字。例如在给运动员编号码时,用1、2、3三个数字卡片摆出不同的两位数,最后引导优化出两种方法:“有序定位法”、“配对交换法”,然后让同学用其中自身最喜欢的方法再摆一次,效果非常不错。
4、关注合作交流,引发数学考虑。
本节课我运用了分组合作、一起探究、提炼加深的学习模式,让同学互相交流,互相沟通。通过给同学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给同学自身动脑考虑的空间,再通过小组交流,让所有的同学获得表示自我的机会,也可以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使同学在探究中发现数学方法,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本节课尽量让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身寻找到排列与组合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7:39:00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的排列组合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对二年级同学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同学基本上都能准确地回答出结果。针对这些情况,我把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同学说一说有序排列和组合的方法。在同学“摆数”之前,我有意提升要求“用什么方法才干进行有序地排列、保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让同学在活动时能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考虑。鼓励同学用多种方法解题,展示同学不同的解题方案,并让同学自我评价,“谁的方法好,怎么好?”在罗列出同学的各种不同方法后,引导同学自身推导出乘法算式。之后我点评这些方法的优点:“这些方法都很好,都能够依照一定的顺序、找出所有的两位数,而且不重复,也不遗漏。是很好的考虑方法。你们可以选择自身喜欢的方法。”让同学学会借鉴,学会如何全面的考虑问题。在处置“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这个难点时,我在握手问题之后巧设疑问;“为什么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却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通过质疑与实际演示,便突显了问题的实质区别:排数时,交换数的位置,能组成了2个不同的两位数,这和顺序有关。两个人相互握手,就是交换了位置也是那两个人在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在处置球赛问题时,我为了让同学在学会解题的同时能把具体的问题笼统出数学方法,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乒乓球赛的场次是3次还是6次,是跟握手一样还是跟排列数字一样?”再次更深层次地巩固了组合与排列方法的区别。设计的反馈练习也都围绕着重、难点来展开,以抢答的形式让同学在有趣的活动中应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沛调动同学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缺乏之处:课前没有充沛地估计到同学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刚开始,同学过于拘谨,放不开,好象感到有点困难,花了较长时间加以引导,以至最后的摸球游戏却因时间关系来不和展开,虽属于拓展加深的四个数字的排列方法解决了,但没有时间让全体同学参与猜数通过摸球发生中奖号码,把活动推向高潮,感到有些遗憾。所以以后要学会根据同学的实际来随机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7:39:00 | 只看该作者

在这节课里,我重在向同学渗透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同学有顺序的、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我调整了例题的次序,先教学衣服的搭配。我觉得衣服的搭配比较直观,有利同学的理解。从两件衣服配两条裤子到三件衣服、四件衣服,通过画一画,连一连,重点让同学明白,一件衣服配两条裤子有两种搭配的方法,两件衣服有2个两种,三件衣服有3个两种。通过讨论,让同学明白算理,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加深了同学对排列组合方法的认识,也锻炼了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引申到早餐的搭配,数字的搭配。同学学习起来思路比较顺畅,理解也到位。第一课时我就教了这么一些,对于组合问题,我就放在第二课时,我个人认为,排列与组合一起教,对于中下生有一定的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7:39:00 | 只看该作者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竞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越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等。二年级的同学都有排列、组合的经验,但是都没有认真考虑。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创设接近同学日常生活的情境,引导同学通过合作摆卡片、握手等一系列活动,让同学在操作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同学怎么做才干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和有序地全面的考虑问题,然后引导同学独立考虑,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同学通过活动感悟组数问题与握手问题的区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十分关注同学,使同学在活动中体验、考虑,自我总结经验,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识的教学。
在排数问题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3个问题,层层引导,让同学体会考虑问题的时候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养成有序列举这样一种考虑习惯。如:
问题一:从1、2、3中任选两个数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你能写出多少个?目的在于制造认知抵触,展现同学能力基础,因为不同的同学得到的个数有差异。
问题二:(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写的个数多?有的同学少?目的在于分析重复与遗漏的现象,笼统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重复与遗漏。
问题三:(研究)怎样才干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目的在于展现同学自认为可以改善重复与遗漏程度的方法,并概括为“有序列举”。
这一环节里有小朋友的合作学习,也有同学个体的表示。在诸多的不同想法与做法中评出最佳的排列方法,即先确定首位,再布置其它数位,也就是同学自身命名的“定十法”。
教学中存在的缺乏之处:有一小局部同学没有学会握手和穿衣服的组合方法,没有弄清楚两者在方法上的区别,没有头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多让同学在画图过程中理解,找出规律,在练习中领悟方法,达到理解。
在反思中进一步研究方法,琢磨适合同学年龄特点的教法,特别是针对后进生来寻找方法,只要他们懂了,其他同学就没有问题了。教学中要针对同学的接受情况,随时改变教法,随时通过检测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1: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