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 17:37: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案例:
一、结合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师让同学从家里带来榨菜、方便面、香皂、小吃等物品,先猜一猜并在包装上找一找它们重量是多少。
(2)掂一掂,初步感觉这些物品有多重。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新知
(1)同学动手操作,直观感觉1克和1千克物品有多重。如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三个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2)验证猜测
教师简单介绍天平构造,使用方法。并用天平称物品的重量,验证它实际重量或用其他的方法来称物品的重量,如用弹簧秤。
(3)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结果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做书中“做一做”题目。
2、开展“寻找克和千克”的活动,在学校里、家中、商店里寻找哪些东西是用克或千克作单位的,做好记录,向老师、家长汇报。
四、梳理知识、全课总结
你学到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有待解决?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同学的认知规律,充沛调动了同学的学习主动性,达到课标提出的同学自主探索,主动体验的目的。自己实践后有如下的体会:
1、要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规范》强调让同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同学的实际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发生兴趣的内容。在本课中,读出同学带来的用克或千克作单位的实物,在信息汇报中,让同学感受到克和千克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掂量小包装榨菜、方便面、一块香皂、一粒糖的重量等,初步体验重量单位克和千克。估一估,掂一掂,估一估2分硬币有多重,再通过比较、用天平秤来验证,就使得对克和千克的认识有了充沛的基础。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体现了由具体到笼统的教学原则。因为同学的学习资料都是从自身家里带来的,都是小朋友经常接触的东西,这些资料真实而具体,是小朋友熟悉和感兴趣的,利用这样的资料进行教学,易于消除学习的紧张不安情绪,使之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中那些有趣的事情有关,数学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2、主动体验数学问题。
小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都接触过重量问题,但对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感受较少。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而要在对物体重量的体验基础上理解。本课中,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自身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同学在说一说、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等学习活动去感悟物体有多重,教师做一个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同学的学习过程和感受。这里主要体现了两个层次:①从已知推出未知;②从估计到精确再到估计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一次又一次地认识也逐步清晰。在这种体验活动中,同学开始意识到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中同学感到数学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和,数学其实是自身动动脑筋也能解决的事情,这对小学二年级同学来讲是一种可贵的胜利体验。
3、自主探究实现“再发明”。
新课程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同学很大的自由空间,同学可以无拘无束,充沛地表达自身的想法。如,估计1个2分硬币和一个苹果的重量,同学的结果各不相同。教师尽量让同学自身去发现,去争辩,当同学想到了却说不清楚时,就启发他们动手来操作,只要同学能努力达到的,教师就决不代替代替。教师要经常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同学一起承当苦恼、分享快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对同学的满腔爱心,同学完全是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的。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的小朋友,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