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众多改革举措中,“和合课堂”教学如火如荼,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速度加快,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中生活,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多数在课堂上度过。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及课堂的话,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真正改变了学校生活和教师行为的。
一、现有”一导三学六达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课堂教学重形轻神流于形式
虽然和谐课堂教学在全方位地进行,但不少教师却只热衷于操作层次表面上的外在形式改革,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少中小学教师教学观没有根本转变,还是一种陈旧落后的教学观。为什么没有转变?并不是他们不想转变,而是因为他们缺乏理论的导向和具体的指导。上级部门往往只是给他们下口号式的指示,诸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六模块和谐课堂”等等,但一般教师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样做。他们大多也没有时间去学习、探究这些问题,升学压力已使他们喘不过气了。因此,他们就只好从形式上去做做样子,摆出一副改革的模样,或应付上级的号召,或附庸于风雅,使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二)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教学效果本末倒置
关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一个是将其作为手段来运用还是作为目的来追求的问题。教育理论界早有大体一致的认识,那就是现代教育技术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手段,恰当地运用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表现事物的现象和特征以及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代教育技术无论怎么先进,都只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为用教育技术而用教育技术现象,似乎只要运用了教育技术就是现代教学,否则就是传统教学,却不管运用的是否恰当、是否有意义。传统与现代教学的区别,在于教师教学理念是否新,哪怕他用的是最原始的教具,但却能体现新的理念、方法,体现探究式的学习就是最现代的。
(三)课堂学习的互动与交流热闹而失“效”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无真正的互动、无交往。也许说无互动、无交往太绝对了一些,但的确是缺少了那种真正有效的互动与交往的。二是课堂上只教固定化了的知识,而极少涉及深究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在许多学校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已,很少有真正将“学会学习”运用到课堂活动中去。
教师热衷于传授那些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而对程序性的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以及知识的产生过程等涉及甚少,以致于学生对不少知识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会去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所有这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是可以分析的、辨别知识产生过程等当中发展起来的。否则的话,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难以适应也难以持久地留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