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对策略很重要——读《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21:2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芬兰教育为什么能连年惊艳全球?为什么,芬兰这个僻处北欧边界的极地国度,访客络绎于途?为什么OECD评比,芬兰两届称霸?过去二十年,世界各国前仆后继,挹注庞大资源推动教育改革,小小一个芬兰凭什么摘下桂冠?

读《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看芬兰的教育,不得为之赞叹!“拟定长期策略、坚持核心价值、改革师资,是芬兰教育成功的三大支柱。”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有对的策略,用了对的人,芬兰教育怎么可能不好?”这是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所在。

固然,教育成为芬兰最成功的出口产品,其原因如文章中所述有很多,但个人认为,在普遍重视强调平等的北欧国家中,芬兰能以黑马之姿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用了对的策略”。

“我们强调的是学习,不是竞争,芬兰绝对不会用竞争来刺激质量。”在芬兰,教育的目的是学习,而非竞争。

坚持平等精神,一个都不能少。

贯穿改革脉络、促使政策成功的教育核心价值,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平等精神。当其他国家还在施行精英教育时,芬兰却反其道而行,绝不标榜精英,坚持每一个小孩公平受教。从制度设计到资源分配,芬兰教育从平等出发。六十万中小学学生,分布在四千所综合学校,平均每校约一百五十人,班级人数不超过二十人,小班小校的制度有利于“无一人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没有贵族和平民学校之分。

反观我们的教育,虽然一直倡导“均衡”,但城乡差距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大班额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小校小班情况也不尽人意。这一切都有碍于“平等”!为了每一个小孩公平受教,为了 “无一人落后”,我们的教育也有必要向芬兰学习,下大力度,从制度设计到资源分配,从平等出发,真正让“平等”落地!。

绝不放弃学习慢的孩子。

提升学习迟缓者的学习能力,是芬兰专注策略的另一个重点。让“每个”小孩都具备基本能力,当学生出现短暂学习困难时,老师会立即提出矫正计划,在课堂上或是放学后进行个别辅导,费用由政府负担。“芬兰没有坏学生,即使最差的学生也很好,” “我们承担不起放弃任何一个人。”芬兰教育“平凡中见实力”的特质,老师上课总是花最多时间在‘把慢的人教会’。“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芬兰老师没有赶进度的压力,即使她在大学学芬兰语,讲师也总是要等全部人都学会,才继续教新的课程。

“一个都不能少!” “绝不放弃学习慢的孩子!” “学得快的人可以自己学,学得慢的人更需要帮忙。”其言语中无不折射出了芬兰人的教育理念:不放弃每一个!

在专注的策略、平等的核心价值外,芬兰教改能够一路顺畅无阻至今,还必须归功于一群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这是因为芬兰有全球最严格的师资标准。自一九七九年开始,教委会就定调,中小学老师属“研究型”,必须具备硕士学历,这几乎是全球最严苛的规定。师资教育从原本的三年,延长为五年,高中生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要看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确认有教学热诚与创新思维,才能挤进录取率仅10%的师范窄门。芬兰师范体系的唯一任务,是培育有能力的老师,并发展必要的专业质量,以确保教师生涯能够持续进步。换句话说,在芬兰,老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愿。

芬兰老师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怎么学习”。小孩问问题,老师不会直接讲出正确答案,而是给他一个方向,自己去想、去找、去学。因此,芬兰的小孩会主动想、主动问、主动找答案。因此,OECD评比,芬兰两届称霸!(自公元两千年开始,经合组织(OECD)每三年举办十五岁学生能力评估测验“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芬兰青少年连续两届在阅读与科学两项评比称霸,解决问题和数学则位居第二。)反观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需要彻底更新观念,努力改变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会学”!

芬兰有一群热爱阅读的国民!芬兰人在家阅读的传统已传承四百多年,是全世界最爱跟图书馆借书的人,每人每年平均借十七本书。根据调查,41%的芬兰中学生,最常从事的“休闲活动”就是阅读。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有对的策略,用了对的人,芬兰教育怎么可能不好?

简言概之,用对策略很重要!教育如此,凡事如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0: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