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数据分析 以堆沟港中学八年级3班物理为例 灌南县堆沟港中学:刘世委 一、每题得分率及主要错误原因分析
(一)、 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得分率 | 81.08% | 45.94% | 91.89% | 43.24% | 59.46% | 72.97% | 81.08% | 题号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得分率 | 89.19% | 81.08% | 45.95% | 91.89% | 81.08% | 40.54% | 70.27% | 选择题得分率较低的五个题为第2题、第4题、第5题、第10题、第13题。
第2题,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察了学生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但许多学生没有选择B答案.一是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二是说明学生和老师认为第七章“过于简单”,复习时没有足够的重视。
第4题,此题主要考察了“质量与密度”的理解,主要暴漏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二是反应了学生不能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第5题,此题问了“使运载火箭飞行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涉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许多学生错误的选择了A项,错误的认为了使运载火箭飞行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第10题,此题是一个常规题,多数学生均做过此题,甚至做过还不止一次,但错误率较高,可见部分学生对最基本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没有真正的理解。 第13题,此题是“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大小关系”的实验,许多学生错误的选择了A, 其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学生受所谓的“控制变量”的影响,误认为必须“控制物质的种类相同”,可见学生根本没能理解此实验的本质或理解的不到位。
(二)、填空题
题号 | 第15题 | 第一小问 | 第二小问 | 第三小问 | 第四小问第1空 | 第四小问第2空 | 得分率 | 83.38% | 37.84% | 94.59% | 75.68% | 67.57% |
第15题得分率较低的是第二小问和第四小问第2空。
第15题的第二小问,此问是简单的计算题但得分率较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没能从表格中读出“6L/100km”这一有用信息;二是,在计算时单位换算错误,以致结果算错。 第15题的第四小问第2空,此空问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掉部分后氧气密度的变化,部分学生受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影响,错误的认为物质仍然是氧气所以密度没变。 题号 | 第16题 | 第一小问第1空 | 第一小问第2空 | 第二小问 | 第三小问第1空 | 第三小问第2空 | 得分率 | 89.19% | 89.19% | 100% | 56.76% | 64.86% |
第16题得分率较低的是第三小问的两个空。
这两个空是密度知识的应用,学生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才能把密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此题暴露了学生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有待加强。 题号 | 第17题 | 第18题 | 第1空 | 第二空 | 第1空 | 第2空 | 第3空 | 得分率 | 83.78% | 45.95% | 97.20% | 75.68% | 89.19% |
第17题与第18题,得分率较低的是17题的第2个空。
第17题的第2个空,是学生由于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误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可见学生对两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彻:一是,木块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滑动摩力的大小;二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如果这两个因素没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没变。 (三)、作图题及实验题
题号 | 第19题 | 甲图 | 乙图 | 得分率 | 86.49% | 64.86% |
第19题得分率较低的是乙图,作图题粗心和训练不到位是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乙图的错误主要出现在画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 题号 | 第20题 | 第一小问 | 第二小问 | 第三小问 | 第四小问 | 第五小问第1空 | 第五小问第2空 | 得分率 | 86.49% | 78.38% | 78.38% | 91.89% | 59.46% | 78.38% |
第20题是第五小问的第一个空。
此空是密度的简单计算,可见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极差。
题号 | 第21题 | 第一小问 | 第二小问 | 第三小问第1空 | 第三小问第2空 | 第四小问 | 得分率 | 100% | 83.78% | 100% | 59.46% | 86.49% |
第21题第三小问第2空。
第21题第三小问第2空,错误率较高的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第24题 与2014年南京市中考题及其相似,但有所改动,许多学生受其负迁移影响错误的选择了B。 题号 | 第22题 | 第一小问 | 第二小问第1空 | 第二小问第2空 | 第二小问第3空 | 第三小问 | 得分率 | 97.20% | 86.49% | 100% | 89.19% | 48.65% |
第22题得分率较低的是第三小问。 此小问关于问“选取多种物质,且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典型错误是“为了减小误差”,只有少部分学生填的是“为了找到普遍规律”。可见学生对于实验理解不到位,实验的细节还注意不到。 ( 四 )、计算题
题号 | 第23题 | 第24题 | | | 得分率 | 56.22% | 40.99% | |
第23题得分率较低的原因:一是,学生解题思路对,但计算能力过差,仅能得到公式分;二是,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差,不能够把密度知识与重力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第24题是一个“等体积”的常规计算题,此题得分率较低暴露出学生不能很好的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另外,第24题暴露的其它问题是解计算题不规范。例如,部分学生没有写出对应的公式,计算过程中没带入单位。 二、今后教学的改进
1.重视基础,强化能力。
从选择题的第2题、第4题、第5题、第10题、第13题、17题的第2个空以及作图题,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要及时对所学知识分类梳理,建构知识网络,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使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对基础公式要注重系统归纳和理解,要逐层训练。 2、重视实验,强化细节。
实验题第20题是第五小问的第一个空、第21题第三小问第2空、第22题第三小问 ,均考查实验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和学生要重视的每一个实验及每一个实验细节,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与技巧,给予必要的演示与指导,让学生能独立设计实验、明确原理、关注现象、能合理处理数据和归纳合理结论。
3、重视数理结合,强化解题规范。
要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从填空题的第15题的第二小问及计算题的第23、24题。均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较差,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物理教师不能把责任全推到数学方面,物理教师应加强对数学计算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消除畏惧此类问的的心理。同时要注意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的训练。
4.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强化审题细心。
整张试卷整体较简单,但学生很难得高分,可以看出学生不能结合生活实际,审题细心程度不够,看不清题也看不懂题。要注重物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教师让学生建立错题本,强化认知,及时纠错,对学生作业力争面批面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与疏漏。在平常的作业中,要故意设置一些易审错的题目,考生出错后再进行强调,以此来强化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