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克和千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01: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套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克和千克免费下载为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小学教育部审定新编教材同步,本站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帖子下面(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试卷内容预览:

《克和千克》同步测试(第1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袁德平(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程秋霞(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高娟娟(统稿)


1.填空。

(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如:一块橡皮约重30(     )。

(2)一枚2分硬币约重1(    ),(     )枚2分硬币重10克。

(3)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如:一个哈密瓜约重4(     )。

(4)一袋食盐重500克,两袋食盐重(     )千克,因为1000克=(     )千克。

  考查目的:学生知道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答案:(1)克 、克 ;(2)克 、10 ;(3)千克 、千克;(4)1、1 。

解析:计量比较轻的橡皮、硬币等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哈密瓜、两袋食盐的质量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2.在○里填上“>”“<”或“=”。

  考查目的:学生掌握天平称物品质量的方法,依据天平的状态,会判断物品的轻重。

答案: = ; > ; < 。

解析:第一幅图,天平平衡,两边物品同样重,得出一根香蕉重100克。第二幅图,天平不平衡,左边轻,右边重,得出一个西瓜的质量大于1千克。第三幅图,天平不平衡,左边轻,右边重,得出一个苹果的质量小于1千克

3.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一填。

  考查目的:学生了解秤的使用方法,知道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

答案:(1)400克;(2)43千克 ;(3)1千克。

解析:第一幅图,生活中常用的以“克”作单位的台秤,指针指着400,得出一条鱼重400克。第二幅图,是以“千克”作单位的体重秤,1小格表示1千克,指针指在40和45之间,从40数三小格,得出老师体重43千克。第三幅图,是以“千克”作单位的弹簧秤,指针指着1,得出一袋梨重1千克。

4.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重,再用线连一连。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能把物品和与它相应的质量连起来。

答案:略

解析:一个梨和一个鸡蛋是比较轻的物品,应选用克作单位,梨比鸡蛋重,因此得出一个梨重160克,一个鸡蛋重55克。一只鸡、一头猪和一位学生的体重比较重,应选用千克作单位,而在这其中,鸡最轻。猪最重,因此得出一只鸡重2千克,一位学生体重26千克,一头猪重100千克。

5.比较大小。

1000克 ○ 1千克            25千克 ○ 250克           2千克 ○ 2000克

5千克 ○ 4800克            3900克 ○ 4千克           6000克 ○ 6千克

考查目的:学生能借助克和千克的关系进行判断,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

答案: = 、> 、= 、> 、< 、= 。

解析:第1、3、6小题,因为1千克等于1000克,所以2千克等于2000克,6000克等于6千克。第2小题,因为250克不够1千克,所以25千克大于250克。第4小题,因为5千克等于5000克,5000克比4800克大,所以5千克大于4800克。第5小题,因为4千克等于4000克,3900克比4000克小,所以3900克小于4千克。

6.马小虎同学学习了“克和千克”后,写了一则日记:

大家好!我叫马小虎,我今年8岁了,长得胖胖的,体重已经达到50克。我每天早上能吃掉两个重约60千克的鸡蛋,喝掉125克的酸奶,然后背着重达3克的书包上学去。

请你判断,他应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准确吗?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可和千克的认识,深化质量观念,进一步明确克和千克的适用情况。

答案:大家好!我叫马小虎,我今年8岁了,长得胖胖的,体重已经达到50千克。我每天早上能吃掉两个重约60克的鸡蛋,喝掉125克的酸奶,然后背着重达3千克的书包上学去。

解析:“体重已经达到50克”,可以用例题中的一袋100克美味瓜子做标准进行判断。

“两个重60千克的鸡蛋”,可以让学生实际掂一掂,或称一称一个鸡蛋的质量来判断。“125克的酸奶”,实际拿一盒酸奶让学生看看净含量来判断。“重达3克的书包”,想象3枚1分硬币的质量来判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01:16:10 | 只看该作者
《克和千克》同步测试(第2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袁德平(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程秋霞(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高娟娟(统稿)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千克”或“克”。

2(    )     500(    )    3000(    )

2(    )     150(    )     10 (    )

  考查目的:学生能根据物品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明确克和千克的适用情况。

答案:克 、克 、千克 、千克 、克 、千克

解析:借助生活中的物品相比较。一个回形针的质量和两枚1克重的2分硬币差不多,应填2克。一盒罐头的质量和一袋食盐的质量差不多,应填500克。一头大象的体重比学生体重重的多得多,应填3000千克。一个菠萝的质量比一个回形针重得多,应填2千克。一个桃的质量比一盒罐头轻,应填150克。一个西瓜比一个菠萝重,应填10千克。

2.填一填。

1千克 =(       )克                300克 + 1500克 =(     )克

8000克 =(       )千克              500克 + 500克 =(     )千克

10千克 =(       )克                2千克 + 30克  =(     )克

5千克 - 3千克 =(     )克          7000克 –1千克 =(     )千克

  考查目的:学生熟练掌握质量单位间的关系,能借助千克和克的关系来完成填空,

答案:1000 、1800 、8、1 、10000 、2030 、2000 、6 。

解析:运用1千克等于1000克的关系直接解决:1千克=1000克,8000克=8千克。10千克换算成用克作单位,10个1千克等于10个1000克,也就是10000克。单位相同的,直接计算:300克+1500克=1800克。单位不同的,注意单位间的换算:500克+500克=(1000克)=1千克,2千克+30克=(2000克+30克)=2030克,5千克- 3千克=(2千克)=2000克,7000克-1千克=(7千克-1千克)=6千克。

3.1个苹果重200克,1个桃重400克,1块香皂重250克。

  考查目的:学生能依据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来估量解决相应问题。

答案:5 、5 、4

解析:1个苹果重200克,5个200克相加是1000克,1000克等于1千克,因此5个苹果重1千克。1个桃重400克,2个400克相加是800克,5个400克相加是2千克,因此5个桃重2千克。1块香皂重250克,2块重500克,4块重1千克,因此4块香皂重1千克。

4.小动物过河。

5只小动物要同时过河,怎样乘船才安全呢?(用线连一连)

  考查目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

  答案:小鹿和小兔乘大船。小猴、小猪和小狗乘小船。

  解析:20千克+40千克+15千克=75千克,75千克=75千克,小猴、小猪和小狗乘小船。90千克+5千克=95千克,95千克<100千克,小鹿和小兔乘大船。

5. 说一说,要买600克花生,怎么买便宜?需要多少元?

答:买大袋和小袋便宜,需要元。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答:买2大袋和1小袋便宜,需要10元。

解析:(1)都买小袋,买6袋,600克。    2×6=12(元) 

(2)买2大袋和1小袋。  250+250=500(克)  500克+100克=600克

4×2=8(元) 8+2=10(元)   因为10元<12元,所以买2大袋和1小袋便宜,需要10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01:16:45 | 只看该作者
     下载方法:在本站右上角选择用QQ账号登录并完善账号信息后,点击下面的附件下载到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zip (75.75 KB, 下载次数: 120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20: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