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课异构,促我成长——《在山的那边》听课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22: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这就叫做“同课异构”。

     11月25日的下午,我校有幸邀请到了郑州市的名师——来自郑州23中的徐颖老师,来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观摩课《在山的那边》。听了这节课,我们语文老师收获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也要使语文课堂逐渐与“大语文”联系起来,让文学气息更浓。

   12月12日,我校要组织一次骨干教师的观摩课活动,本组推选了赵老师作为代表。赵老师想以自己的策略与风格,再讲一节《在山的那边》。

     首先,导入环节,出示图片——山区孩子渴望求学。让学生谈谈山区的孩子有什么理想。图片很直观,问题设置也很简单,但是赵老师讲的有点冗杂,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课后给他提了意见,在正式的观摩课上,他用简单的语言就把这张图片引入了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了“大山”的象征意义。

     第二,在解决字词这个内容时,赵老师只是让学生朗读,但是后来再朗读诗歌过程中,仍然出现错别字。所以对于汉字拼音,还应落实到书写上面。于是赵老师加以改进,在二次备课时改为学生先默写,再纠正,再朗读。显然,课堂上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在朗读诗歌的时候,没有出现错字。

    第三,在朗读诗歌的环节,赵老师首先配乐朗读,感情充沛,很有感染力,充分显示了老师在朗诵方面的优势。这也是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赵老师做的非常到位,尤其是“啊”字的变音,都讲得细致入微。可是他是直接告知学生朗读的方法,以及关键字词应有的语气。我个人认为,老师已经做了示范,如果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自己揣摩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语速等,是不是更能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呢?

   第四,在第一次授课的时候,前面的部分处理的有些复杂,于是在整体感知和研读探究这两个环节,处理得非常仓促。后面的延伸阅读,也是拖了堂才草草结束。这样本节课的重点就没有凸显出来,整个课堂环节是前松后紧。但是课下,给赵老师提过建议之后,他又反复斟酌,在第二次授课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前面部分简练而充实,最后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的时候,也是处理的比较到位,对文章主旨的挖掘较第一次深了许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顺利完成。

最后,从整节课来谈,学生的参与性比较高,无论是朗读展示,还是研读探究,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配合老师的引导。有几个学生的回答是相当精彩,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是一个长期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所以理科讲究“举一反三”,而文科讲究“举三反一”——积累与沉淀很重要。另外赵老师的个人素质也是比较高,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到位,有针对性,尽量使用赏识的语言,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赵老师和徐老师,讲的都是《在山的那边》,却给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诗歌课,两节课可能都有瑕疵,但是让我们的收获是颇多的。

这样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对我们的教学是有很大的帮忙的。相信在以后的交流学习中,我校的语文教学水平,会更上一个台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2: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