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树》公开课教案和设计思路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那树》公开课教案七
【教学设想】
  我以为,本课教学应该分为两个维度:一、文本维度: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同学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二、同学纬度:教师应该尊重同学的个性特征和独特体验,引导同学以自身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品味、理解,不求面面俱到,惟愿有所感悟。
  总的目标不外是:给同学今后的散文阅读打开一扇窗。
  具体过程有三:掌握内容、品读赏析、漫谈感受。
【教学目标】
  1、通过词句的品析,感受“那树”的形象,掌握树的命运。
  2、通过文章主旨的比较,读出自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旅居美国的著名散文作家王鼎钧的《那树》。一看这个题目,同学们的脑海里会发生怎样的问题?
  ……
  其实刚才大家的问题主要可以归为三类:
  1、那是一棵怎样的树?
  2、那树的命运如何?
  3、作者为什么要写那树?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就来研讨这三个问题。先请大家根据自身预习时的初读感悟,说说那是怎样的一棵树?
二、分析
  1、那是一棵怎样的树?
    古老──三句“它就立在那里了”组成的排比,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的气势。
    坚固──任你台风肆虐,我自岿然不动。多么坚固呀,坚固得就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
    善良──物尚如此,人何以堪哪?
    茂盛──抓住了树的实质。
    重点突破:
   ⑴ ⑸文中说到不论是早期,还是后来,那树有一点一直没变,那是什么?
   ⑵ 请大家速读课文,圈画出描写那树叶子以和它的绿的语句。同时想一想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写出那树的绿。这种方式可以是一种修辞,一个词语等。
     那树有一点佝(gōu)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烘托,绿得更深沉。
     尽管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那树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
   ⑶ 同学齐读。读出那树的生命力,旺盛的生命力。
  2、那树的命运如何?
   ⑴ “绿着生,绿着死”这句话在文中是谁说的?上帝为什么还要说“死复绿”?
   ⑵ 可现在那树的命运结局是怎样的?人们为什么要屠杀?他们又是怎样屠杀的?
     (深夜砍杀、惨绝人寰)
   ⑶ 对于那树,人们仅仅只是把它砍掉,进行屠杀吗?那些刽子手还作了些什么?
     (深夜挖根、毁尸灭迹)
   ⑷ 假如那树有灵,面对人类的无情杀戮,它会在上帝面前如何控诉?请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述一下。
     出示资料;
那树的控诉
      上帝啊,人类的福音书丢了。
      他们是无常,他们太无情。
      他们到了该忏悔的时候了。
      我不奢求他们的顶礼膜拜
      也不奢求他们对我的过度依恋。
      我只渴望他们不要过多的侵占
      ──侵占我的家园,赶走我的蚂蚁。
      我只渴望他们在砍我的时候
      轻一点,就轻一点。
      ──更不要把我的根也一并闷死。
      上帝啊,人类的福音书丢了。
      我只担心:我死后,
      你该怎么办?
3、作者为什么要写那树?
    尽管那树曾经给人们带来过希望和舒适,尽管那树在临死前还提醒蚂蚁们早点搬家,但它还是被无情地砍杀了,甚至宰草除根,几千条断根被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读到这里,我们也只能如作者一样,繁重地喊一声“啊”。
   ⑴ 下面请大家听老师读一下课文第八自然段,同时考虑一个问题,作者既然表达了对那树的深切同情,为什么文章的标题是《那树》而不是读起来比较亲切的《这树》或者《老树》?
   ⑵ 那树,那一棵茂盛的,一直绿着的树永远的消失了,消失了……灰飞烟灭中请大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写那树?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因为……
     同学考虑,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教师印证。
     出示资料:
读者不只是作者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而且是创作最终的完成者。文学作品不是作者创作的一座永久性的纪念碑,而是一部乐曲,一首乐章;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不同层次的读者来演奏,会发生不同的音乐。
        ──朱光潜《美学文集》
  我常说,文章自身有它自已的命,它跟谁有缘,跟谁没缘,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有我们不知道的定数……那就更不用说文章的主题了……
        ──王鼎钧《四千字·五十年》
  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作者深重的考虑和感慨,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人教社《教师用书》那树
  庇荫人类、护卫大地,可其后却被人类基于私利考量,落得砍伐殆尽的下场,外表看来固然是老树一生实际的写照,但响应到人类社会,老树的坚固稳定,何尝不是保守文化根深叶茂的表征?奈何时移事迁,在西风东渐、国人盲目崇洋的心态下,保守文化亦难免于被折枝刨根、砍伐殆尽的命运。
        ──台湾《国文教学手册》
  我们要像敬畏自身的生命意志那样敬畏像那树一样所有的生命意志,满怀同情地对待生存于自身之外的所有生命意志。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协助所有需要协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
        ──姚寒逸
  王鼎钧就像深秋原野一棵怒爪攫空的老树,离开大陆固然身不由己,活在孤岛更是生不逢时,七跌八撞,体无完肤,所以寡合,于是出走,终于旅美。“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万里外寂寞乡落日楼头孤鸿声里更加想念他的杨柳依依桃花灼灼的中国,禁不住寄那树长叹:啊,“故乡要你离它越远它才越真实,你闭目不看才最清楚!”
        ──舒 婷
三、结语
  聆听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感受了他人振聋发聩的理解,我也想说说自身的感悟。其实,在阅读《那树》的过程中,文中反复出现,以致结尾被活活闷死的根总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引我深思:这根,仅仅只是那树的根吗?仅仅只是普通的可以砍伐殆尽的根吗?那是人性之根呢,是人性真善美的根呢!

刘飞耀
          从诗经论语里爬过
          从唐诗宋词里爬过
          你枯槁的形象如同母亲的手
          紧紧抓住这历经沧桑的土地
          岁月的长河边
          你曾是那历史长堤的奠基石
          滚烫的血液里
          你是奔腾不息周而复始的梦
          可是钢筋水泥砌就的丛林中
          你却慢慢被物欲的利爪嚼碎
          只能在深深的地底下
          闷闷地喊一声──
          把根留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那树》公开课教案八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能概括那树的故事。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想。
  3、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抵触
【教学重点】
  1、概括故事,品味语言,体会感想。
  2、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抵触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王鼎钧,1925年生,笔名方以直,山东人,现旅居美国。著有散文集《开放的人生》《海水天涯中国人》《左心房漩涡》《昨天的云》等15种和小说、评论多种。
二、积累词语
  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倒坍(tān) 荫庇(yìn bì) 默契(qì) 佝偻(gōu lóu)
    虬须(qiú) 引颈受戮(lù) 周道如砥(dǐ)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虬须 引颈受戮 周道如砥
三、整体感知
  1、请你概括那树的故事。
  2、请你用“那是一棵  的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和特点。
四、品读课文
  1、用直线划出表示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2、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想像蚂蚁与那树告别时,会互相倾诉些什么?
五、反思与交流
  1、假如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处置那树?
  2、《那树》仅仅讲了一棵树吗?
    树是象征──是人类的古老文明与保守文化。
    写一棵树的一生是作者对现代文明畸形发展,从而导致文明失落的深刻焦虑与忧思。从而激发我们探索人类的出路。
六、作业
  请以“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抵触” 为话题,写一篇练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那树》公开课教案九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同学对文本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和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的命运。
  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教学设想】
  教师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一起发展等问题的深层考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辅助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导语: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着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有那么一棵树,他又经历着怎样的命运呢?让我们一起来关注那树的命运。
二、赏析文章
  1、每个都会有自身的容貌特征、个性、经历,每个事物也会有它自身的独特之处。我们先来看看文中那树有哪些特点?(同学齐读第1~3段)
    提示:很久很久(破败荒凉,远离现代文明。)
    坚固稳定(虽老但生命力旺盛,甚至被奉为神灵,人们敬畏老树。)
  2、那确是一棵老树,他又为人类做了些什么呢?(功用)
    提示:给行人纳凉,给鸟栖身之所,给小朋友们带来欢乐,又给情侣以温馨的感觉。
    用一个词概括──荫庇。
  3、而就是那株世世代代持久地造福于人类的老树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作者给予老树和人类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被伐(用电锯、利斧和美制十字镐等现代化的工具,还将断根闷死在层层石子柏油之下。)
    作者的感情:对树──同情、怜悯、敬重等。对人──愤恨之情溢于言表。(此处让同学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赏析品味,读出其中的感情。)
  4、设想老树不被醉汉撞上,是否能幸免于难?(同学稍加考虑就能回答──不能。因为此事只是老树被伐的偶然因素)为什么?
    提示同学自读文章第5~8自然段。进一步挖掘老树惨遭屠杀的必定因素(根本原因)。
    同学根据文章有关语句讨论回答。可分为客观原因(人类的急功近利和对老树的漠视);视主观原因(树没有脚,他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为人类无私奉献是他的职责) 。
    同学自由朗读第8段,体会老树的情怀,引起同学对老树命运的共鸣。
  5、教师小结:
    老树面对人类的屠杀,老树无语,上帝也缄默,老树终究没有“死复绿”。设想一下,当我们的大陆都被混凝土包裹的时候,人类还会有朋友吗?
三、讨论启发
  同学发表自身的观点,教师用大屏幕出示有关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那树》公开课教案十
【教学构想】
  这篇散文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值得认真揣测和品味,然而由于笔者能力所限,不能挖掘其万一,只能根据同学的实际能力和自身的感受,准备学习一点皮毛而已,感到不胜惶恐。
  本课的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把它当作语文教材来学习,要很好地掌握文章涉和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识记与运用,篇章的结构与布置,语言的生动与抒情等等,应该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文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学习。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到底该怎样与发展极缓的自然相处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劫掠者,有时又是自然的奴仆,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带来同学的深刻的思索,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的经济建设,环境维护,坚持生态平衡,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还可以提高同学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设计,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示力的词语。
  2、情感目标:
    整体掌握课文内容,揣测语言,体味关键语句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3、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掌握树的价值、品格和命运。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2、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时布置】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同学:
    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2、教师:
    做好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两幅漫画导入。
  在地球村,自然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许多动、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类的无情的摧残和杀戮。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人类的这种行为将给自身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许多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那树》一文,让我们来进一步的研讨和认识这个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排雄伟的大树和标题。)
二、检查预习
  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文,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展示生字生词:生字注音。
三、整体感知
  1、请两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并考虑:大树的生命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大树的外貌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讨论后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在的大树。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现在大树是悲壮之树。
  2、文中记叙了大树的那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那些高贵的品质?
    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后明确:大树有着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
    (过渡:这样一棵高尚而伟大的树,为什么会被屠杀呢?直接原因是什么?是醉汉驾车出事而连累了大树。那么假如没有这件事发生,大树是否就可以躲过被屠杀的命运呢?不能。这样看来,大树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四、研读赏析
  1、找出文中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看看那些词语用得好?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同学同桌间互相交流后明确:“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人类文明飞速发展,而自然界的生命却生长缓慢,自然界的各种物种在人类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和谐。这一段话也暗示着古树的凄惨命运。
  2、找出文中伐木工人砍伐大树的语句,并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明确:“于是这一天来了……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表示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3、作者写了蚂蚁搬家一事有什么用意?那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此你有什么感触?
    讨论后明确:动物都充溢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痛之情……(鼓励同学各抒己见。)
五、拓展延伸
  1、蚂蚁在离开大树时都“依依不舍”,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论交流明确,鼓励同学各抒己见。)
  2、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是弱者,有时又疯狂地报仇人类,那么人类文明与自然该怎样和谐发展呢?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交流认识,畅所欲言。)
六、课堂小结
  为什么作者要关心一棵树的命运呢?因为关心树木就是关心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自身。为了人类的幸福希望人类能关心自然,维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七、安排作业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4: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