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敬仰藤野先生的原因
读《藤野先生》,我们知道藤野是作者特别敬仰的一位老师。文章写于1926年,这时的鲁迅,已经是国内著名的文学家了,以鲁迅的性格和为人,这类回忆录不会是应景之作,也绝不会是一般虚浮的客套文章。直到30年代,鲁迅还曾不时地向日本朋友打听藤野的下落。1934年底,两位日本翻译家要译他的选集,写信将选目寄给鲁迅并征求他的意见。鲁迅回信答复让他们“全权处置”,只提出了一条意见,就是要求这两位译者一定把《藤野先生》译出补进去(原选集拟定的目录中没有这篇文章)。《鲁迅选集》日译本出版后,1935年6月鲁迅在给日本的一位友人的信中,再一次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用语仍相当地恳切。
藤野在仙台医专其实是一位很平常的教师,在国内医学界算不上知名人士。1912年仙台医专改为东北帝国大学医学专门部后,藤野又执教了3年,以后在该校任教的出国留学硕士博士生越来越多,藤野因学历不够,于1915年自愿退职(这一年藤野只有42岁),在家乡的福晋县开设私人诊所维持生活。1904年至1906年,鲁迅在藤野执教的仙台医专学习。第一年讲授解剖学的教师就是藤野。从研究鲁迅的史料看,两人自始至终并没有什么私交。藤野把自身对鲁迅的关心协助如交谈、改正笔记之类,都看成是自身工作份内的事情,对其他同学,他也是这样做的。1906年鲁迅离开仙台直至病逝,30年间两人从未通过信。从藤野一面说,他的这个同学一去是杳无音讯了。直到1935年底经他人介绍看了日译本《鲁迅选集》时,才知道30年前学医的‘周君’,如今已是中外著名的大文学家了。从藤野后来发表的纪念文章(鲁迅逝世以后,他与一些采访者进行了一些回忆性的谈话,后来有人把采访他的谈话整理成由他署名的文章《谨忆周树人君》,发表在日本《文学案内》1937年3月号上)看,在仙台医专期间,他一直把鲁迅当成是一个极平常的同学。这篇文章回忆说:“周君身材不怎样高,圆脸,是聪颖相的人。”“在入学时好象不大能充沛地说日本话,听讲也不大理解,好象用功得非常费劲。”还说:“周君的成果,记得是不大好的一位。”应当说,这些回忆是真实的。鲁迅在仙台医专第一学年6门课,年末成果总平均分为66.5分,在142名考生中排第68名。这样的成果名次虽仅属中游,但鲁迅作为异国的同学,在有些人看来,能考出这样的成果,极有可能是借助了“外力”。所以个别同学含沙射影,疑心藤野先生向鲁迅漏了题。这个恶作剧对年轻的鲁迅刺激相当深,所以才引发出他在《藤野先生》中的那段话:“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身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岂不知在考试的六门课中,偏偏就是藤野讲授的解剖学,鲁迅是不和格的,成果为59.3分。假如是别的老师,只要稍微“灵活一点”,就很可能会放一码了,但藤野一如既往,对所有不和格的同学,当然也包括鲁迅,一分一毫也没有“通融”。恶作剧制造者后来知道真相后,托人捎话,向鲁迅道了歉。
既然藤野当时仅仅是一个没有什么知名度的普通教师,两人又没有什么私交,为什么单单会成为鲁迅心目中最敬仰的恩师呢?为什么在文章里称赞藤野的性格“是伟大的”?从《藤野先生》这篇散文看,藤野不歧视弱国的同学,热爱自身的专业,这些当然是重要的原因,但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藤野先生在当时是同学所公认的一位严师,而且作为异国同学的鲁迅,也多次深受了这位老师“严”的教诲。藤野先生治学的“认真”,不但给年轻的鲁迅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而且直接影响了鲁迅后半生的生活态度。
鲁迅病逝以后,日本好友内山完造发表《鲁迅先生》,其中回忆了鲁迅崇尚认真的一些很感人的谈话。鲁迅有一次对作者说:“老板(内山完造),此番我睡了(指生病)三个月,细细想过了。中国四万万的民众,害着一种毛病。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随它怎么都行的不认真的态度。”“日自己的优点,是不拘何事,对付一件事,真是照字面直解的‘拼命’来干的那一种认真的态度。”又说:“那认真是应该供认的(指日本)。我把两国的人民比较了一下。中国把日本全部排斥都行,可是只有那认真却断乎排斥不得。无论有什么事,那一点是非学习不可的。”“等我病好起来,这一点我一定要说的。”
许广平在一些回忆文章中也写到,鲁迅生前无论做什么事,总是那么的认真,从未见他敷衍了事,或虎头蛇尾。修改未定稿自不必说,即使已经发表过的文章,在编辑成册前,仍加以细细审查修改。在编辑自身和他人的文集时,鲁迅还经常亲自做校样工作,细到连一个标点的位置也不放过。有一次,他还在萧军和萧红自己校对过的样稿上又改正了几个错别字。鲁迅的这种认真,连萧军和萧红都为之惊讶。许广平在《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中还说:一张校样,鲁迅总正面看看,还要反过来看看,在排行歪斜的地方,在空白过大的地方,在过于拥护的地方,在错落不齐的地方,他都清楚地分别做出各种记号,以引起排字工人的注意。
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表示了鲁迅所特有的那种认真。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写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和鲁迅全家一齐吃饭,菜是从一个叫“福建菜馆”里买来的,其中有一大碗鱼肉丸子,她和许广平每人先吃了一个,都没有吃出什么异味来。小海婴吃了一个,却直嚷嚷丸子变馊了。大家都不信,以为是海婴淘气。唯有鲁迅没有随声和和,而从海婴的小碗里捡出几个品吃了,然后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检查就抹杀是不对的。”原来这家菜馆把新做的和旧有的搀混在一起出售,而大人先吃的几个,恰恰都是新鲜的,海婴吃的恰恰是旧做的。事后,许广平对萧红感慨地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
从以上许多事例可以看出,鲁迅一生都在崇尚“认真”,并身体力行。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与其说作者是在敬仰藤野先生个人,毋宁说是在崇尚日本整个民族所拥有的那种特别“认真”的风尚。总之,崇尚“认真”,以严师为荣,这就是鲁迅特别敬仰藤野先生最重要的原因。
|
|